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_第四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正因為嵇、阮在脾氣氣質上有如許的差彆,他們留在汗青上的形象便有了分歧。嵇康更多表示為一個為保護本身獨立意誌和品德而寧折不彎的義士形象,阮籍則更多表示為一個在沉重的實際裡儘力尋求思惟自在的痛苦靈魂。阮籍有一篇聞名的文章《大人先生傳》,借大人先生之口,諷刺那些凡事謹守禮教、言行中規中矩的“君子”,說他們如同“群虱之處乎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發得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發得得繩墨也”。(虱子在褲襠,躲在深縫裡,藏在壞絮中,自發得住的是豪宅;走路不敢分開線縫,行動不敢跑出褲襠,自以為很守端方。)貳內心並不反對儒家,但是討厭那些大要上循規蹈矩、骨子裡卻廢弛儒家真精力的偽君子,但是冇有體例,話語權被那些人把持了,因而阮籍跟嵇康一樣,激而走向背麵,倡導道家,並且常常用心跟儒家禮教對著乾,以宣泄他對那些偽君子的不滿。阮籍公開宣稱:“禮豈為我輩設也!”表白本身就要跟禮教對著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