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另一種可能:魏晉風流_第十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1】見《世說新語·惑溺》第五則:韓壽美姿容,賈充辟覺得掾。充每集會,賈女於青瑣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於吟詠。後婢往壽家,具述如此,並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蹺捷絕人,逾牆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打掃,說暢有異於常。後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本國所貢,一著人則曆月不歇。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餘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牆重密,門闔急峻,何由得爾?乃飾辭有盜,令人修牆。使反,曰:“其他無異,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牆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擺佈婢考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

【4】見以下史料 :

魏晉期間除了流行清談,另有風行另一種活動,那就是文會。

(1)《梁書》卷四十九《到沆傳》:高祖宴華光殿,命群臣賦詩,獨詔沆為二百字,三刻使成。沆於坐立奏,其文甚美。

清談當然也是一種集會,但那是學者的集會,思惟家的集會;文會則是文人的集會,墨客的集會,作家的集會。“文會”二字,來自《論語》,《論語·顏淵》有“君子以文會友”之語,文會文會,也就是以文會友。本日中國的文人集會實在是太常見了,官方的不說,光官方的作家協會就遍及天下統統的省、市、縣,除了按期開會以外,各種百般的集會隨時都有,還稀有不清的雜誌,多如牛毛的文集。但是在當代,事情就冇有那麼輕易了,交通不便,印刷更難,要想聚一次會編一個集子,那但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