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見《世說新語·惑溺》第五則:韓壽美姿容,賈充辟覺得掾。充每集會,賈女於青瑣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於吟詠。後婢往壽家,具述如此,並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蹺捷絕人,逾牆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打掃,說暢有異於常。後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本國所貢,一著人則曆月不歇。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餘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牆重密,門闔急峻,何由得爾?乃飾辭有盜,令人修牆。使反,曰:“其他無異,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牆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擺佈婢考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
(2)《南史》卷二十《謝弘微傳》:(謝)混氣勢高大,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晦、曜、弘微以文義賞會,常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遊。混詩所言“昔為烏衣遊,慼慼皆親姓”者也。
(3)《南史》卷七十一《顧越傳》:越以世路未平,偶然仕進,因歸鄉,棲隱於武丘山,與吳興沈炯、同郡張種、會稽孔奐等,每為文會。
到西晉時就有以賈謐為中間的聞名的“二十四友”。賈謐是皇家貴戚,他的母親是賈午,即皇後賈南風的mm,他的父親是韓壽。韓壽與賈午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1】,唐朝墨客李商隱的詩“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前一句就是用的這個典故。賈謐本姓韓,因為賈充子早死,他過繼到孃家便跟母姓了。賈謐是貴戚,書讀得不錯,是個才子,又做到“秘書監”的大官,集繁華、才調於一身,以是在當時很有號令力,成了文壇的魁首。同時的很多貴族文人便會聚在他四周,有二十多人,號稱“二十四友”,的確成了作家協會。
這不也是文會嗎?謝家後輩本身便能夠建立一個作家協會了。這裡的“兄女”就是才女謝道韞,也是中國文學史上聞名的女墨客。
時高祖著《連珠》,詔群臣繼作者數十人,遲文最美。
魏晉期間除了流行清談,另有風行另一種活動,那就是文會。
註釋
(8)《梁書》卷一《武帝紀上》: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等並遊焉,號為“八友”。
(4)《南史》卷七十二《徐伯陽傳》:太建初,與中記室李爽、記室張正見、左戶郎賀徹、學士阮卓、黃門郎蕭詮、三公郎王由禮、處士馬樞、記室祖孫登、比部郎賀循、長史劉刪等為文會友。後有蔡凝、劉助、陳暄、孔範亦預焉,皆一時士也。遊宴賦詩,動成卷軸,伯陽為其集序,哄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