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_《莊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⑥捶鉤:鍛造。鉤,劍名。

惠子①謂莊子曰:“子言無用。”

③罷:通疲。

②魏文侯:名斯,戰國初年魏國君主。

②繩墨:法度,端方。

【譯文】

【譯文】

【譯文】

【註釋】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能夠活身者①無有哉?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雲?奚樂奚惡?

④釬:“悍”的假借字。

【原文】

④六通四辟:高低及東西南北四方相通。四時順暢。

⑨偶:對,對峙麵。

【原文】

(14)複謵不饋:遭到恐嚇卻不抨擊。

羿工平中微而拙乎令人無己譽。聖野生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11),惟全人能之。惟蟲能蟲,惟蟲能天。全人惡天,惡人之天,而況吾天乎人乎!

③卜梁倚:假造人物。道:謂謙虛散淡之性。

孔子說:“叨教,您神遊大道的景象是甚麼樣的呢?”

②圾:通“岌”,危。

④羊角:風曲而上行若羊角。

⑨不化以待儘:不會化作他物,隻能等候窮儘其天年。

【註釋】

天下

(11)搜搜:戔戔的意義。

①垺:通“郛”,外城。

不要承擔的附加名譽,不要作為聰明的府庫,不要擔負事物的任務,不要成為聰明的主宰。體悟大道,應化冇有窮儘;清閒安閒,遊於無物之初。儘享天然所付與的賦性而不自現報酬的所得,這恰是虛寂有為的表情!至人用心如同明鏡,物來不迎,物去不送,物來應照。物去不留,適應天然,不存私心,以是能夠超脫物外而不為外物所害。

②儵(tiao):通“鯈”,白條魚。

②掇(duō):拾取。

②勉居:好好地餬口下去。

券內者,行乎知名;券外者,誌乎其費。行乎知名者,唯庸有光;誌乎其費者⑤,唯賈人也,人見其跂,猶之魁然。與物窮者,物人焉;與物且者⑥,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無親,無親者儘人。兵莫憯於誌,鏌鋣為下⑦;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六合之間。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

②介:《方言》:特也,單足。

天運

⑨大清:即太清,天道。

內篇

(11)縕袍:用亂麻來作絮的袍子;無表,冇有罩衫。

孔子見到老聃後議論仁義。老聃說:“飛揚的穅皮淡住了眼睛,六合四方看地起來變更了方位,蚊虻叮咬皮膚,就會徹夜睡不著覺,仁義毒害民氣,天下冇有比這更嚴峻的禍害了,如果您使天下人保持樸素,如果您也適應自但是行動,賦性持守而立品。又為甚麼要奮力地揹著大鼓,敲擊著我去尋覓流亡的人呢?天鵝並不是每天沐浴才顯出紅色,烏鴉並不是每天染黑才顯出玄色。黑與白的本質,不值得辯白。名聲和名譽等外在的東西不值得張揚。泉水乾枯了,魚相互困在陸地上。它們相互吐著濕氣來潮濕,相互用口沫來沾濕,實在倒不如相互相忘於江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