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溥(pǔ)博:充滿不成量。溥,遍及,溥通“普”。博,博識。
【原文】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九章(齊家)
④戒慎:鑒戒謹慎。
②臨:居上位者對下叫做“臨”。
③肫肫(zhūn zhūn):竭誠深厚的模樣。
第十五章(齊家)
【註釋】
④淡:表麵淡薄。不厭:很成心味。
⑥百世:指很多年,百不是確數,是用來表示“多”的。俟:等候。不惑:不迷惑。
⑦之:與,和。
第十二章(知物)
第二十五章(誠意)
第十八章(齊家)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賢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以內。宗廟饗之①,子孫保之②。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③。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④。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⑤。《詩》曰⑥:‘嘉樂君子,憲憲令德⑦。宜民惱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⑧。’故大德者必受命。”
②睨:音nì,斜眼旁觀。
“忠恕,違道不遠③,施諸已而不肯,亦勿施於人。”
子曰:“道之不可也①,我知之矣:知者過之②,愚者不及也。道之者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孝者不及之。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⑦周公:周公姬旦,武王之弟,幫忙年幼的武王辦理朝政。周公允定了內部和外族的兵變,還大範圍地分封諸侯,製作禮樂,建立典章軌製。
【譯文】
③達德:天下人都有的美德。一:指專1、誠篤,是《中庸》倡導的美德。
第十五章(齊家)
第十章(明道)
②反:背叛。
【註釋】
④蒲盧:即蒲葦,是一種易發展的草本植物。
(12)期(jī)之喪:守喪一週年。
②辟:音,bì,同“避”,製止。
⑤齊(zhāi)莊:恭敬持重。
【註釋】
【譯文】
【註釋】
②教:教誨,教養。
④困:屈而不通,即不通暢。
第四章(正心)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①!以王季為父②,以武王為子③,父作之,子述之④,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⑤,壹軍裝而有天下⑥,身不失天下之顯為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以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⑦,追王大王、王季⑧,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⑨。斯禮也⑩,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11)。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12),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