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_《呂氏春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註釋】

(57)三危:古山名,傳說在西方。

【譯文】

⑩理:指火候適中。

⑩馹(rì):當代驛站公用的車。

凡兵,貴其因也①。因也者,因敵之險覺得己固,因敵之謀覺得己事。能審因此加②,勝則不成窮矣③。勝不成窮之謂神④,神則能不成勝也。夫兵,貴不成勝。不成勝在己,可勝在彼⑤。賢人必在己者,不必在彼者,故執不成勝之術以遇不堪之敵⑥,若此,則兵無失矣。凡兵之勝,敵之失也。勝失之兵,必隱必微,必積必摶⑦。隱則勝闡矣⑧,微則勝顯矣,積則勝散矣,摶則勝離矣。諸搏攫柢噬之獸⑨,其用齒角虎倀也,必托於寒微埋冇,此以是成勝。

求之其本,經旬必得;求之其末,勞而無功。功名之立,由事之本也,得賢之化也①。非賢,其孰知乎事化?故曰其本在得賢。

⑩西山:西翟之山。

(12)鄉(xiàng):方纔。

③毛:指虎狼之類有毛皮的植物。 羽:指飛禽。 裸:指糜鹿牛羊之類裸蹄植物。 鱗:指龍魚之類。 以上兩句意義是說,六合之間的事物都有能夠察見的征象。

③長:這裡是大的意義。

季孫氏把持公室的政權,孔於想曉之以理,但如許就會被冷淡,因而就去接管他的衣食,以便向他進言。魯國人是以就都責備孔子。孔子說:“龍在清澈的水裡吃東西,在清澈的水裡遊動;螭在清澈的水裡吃東西,在渾濁的水裡遊動;魚在渾濁的水裡吃東西,在渾濁的水裡遊動。現在我往上趕不七龍,往下不像魚那樣,我大抵像螭一樣吧!”那些想成建功業的人,哪能到處都符合法則呢?援救溺水之人的人要沾濕衣服,追逐逃竄之人的人則要奔馳。

③丹漆:二者均為顏料。丹,紅色。漆,玄色。貞:純粹。

【原文】

故當時之務,不興土功,不作師徒①。庶人不冠弁、娶妻、嫁女、享祀②,不酒醴聚眾③;農不上聞④,不敢私籍於庸⑤。為害於時也。然後製野禁⑥。苟非同姓,農不出禦⑦,女不過嫁⑧,以安農也。野禁有五:地未辟易⑨,不操麻⑩,不出糞(11);齒年未長(12),不敢為園囿(13);量力不敷,不敢渠地而耕(14);農不敢行賈;不敢為異事。為害於時也。然後製四時之禁(15):山不敢伐材下木,澤人不敢灰僇(15),繯網罝罦不敢出於門(16),罛罟不敢入於淵(17),澤非舟虞不敢緣名(18)。為害當時也。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19)。國度難治,三疑乃極(20)。是謂背本反則,失毀其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