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90章 【薩爾滸役定乾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我憂心愈重。因為這串隕石是六夫人留下的,或許當日她所做的預言,皆是以此石而斷論的。這個青光,必然預報著甚麼。

兩軍交兵,總有一方要落敗,但是我卻在為我的前路擔憂。李如柏親身領兵出征,如果遭受不測,我便真的再無人可依,隻能揹負著四周流落的運氣了。因而前思後想,還是連夜去找了李如柏,把我心中的擔憂一五一十地奉告他。

“這算是忠告嗎?”

赫圖阿拉,我一彆經年的赫圖阿拉,阿誰運氣指引我來到的處所……真的能抵過這一劫嗎?

李如柏出征前的那一日,恰好是滿天星隕,天有異象,連帶我順手的那串隕石墜子,都非常地開端散著青色的幽光。這串墜子跟從我身側這幾年,一向都隻是塊平常無奇的石頭,此次伴跟著天象而生異變,讓我發自內心地感覺不對勁。

獲得清河、撫順伶仃無援的經驗後。楊鎬又另設總兵祁秉忠及遼將張承基、柴國柱等部駐守遼陽,作為矯捷增救兵隊;另一名遼東總兵李名譽,則駐守廣寧,坐鎮火線,副總兵竇承武駐前屯監督蒙古各部;以管屯都司王紹勳總管運輸糧草輜重。楊鎬本人則坐鎮瀋陽,居中批示。

此戰明號角稱四十七萬雄師,實際據我所知,兵力在十萬高低。此中另有一萬餘人乃是葉赫、朝鮮派來的援兵。

從明軍的擺設來看,這可謂絕代空前的一戰,確切是做到了萬事俱備,萬全之策,焉有敗北的事理?

萬曆四十六年事末。時蚩尤旗長竟天,彗見東方,星隕地動,識者覺得敗征。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皆以師久餉匱,催發紅旗,催促楊鎬出兵。

戰報中說,李如柏得以幸運,然明廷朝野高低,又如何會等閒放過他?我彷彿能夠瞥見,李如柏會步入他父親李成梁的後塵,被言官彈劾,走向式微……

到了申時,努/爾哈赤所率的雄師隊也趕到了界藩城。然其卻未聲援吉林崖,而是調頭去攻薩爾滸明軍大營。當時駐守薩爾滸的明軍不過萬人,而努/爾哈赤所率兵馬足足有三萬七千餘。駐守薩爾滸大營的總兵王宣、趙夢璘等率領決死抵擋,最後寡不敵眾,明軍大營被攻破,王宣、趙夢麟戰死。流竄的明軍爭相逃命,全線潰敗。

莫非真的前兆著此戰必敗?還是……在前兆我在這明朝的光陰已無多了?

仲春二十八日,時西路軍杜鬆,從瀋陽解纜,到撫順關稍作歇息,但杜鬆為搶頭功心切,因而星夜列炬,竟是在一日以內,冒雪急行了百餘裡。二十九日,便到達了渾河岸。本來是四路明軍齊頭並進之勢,然杜鬆所帶領主力明軍卻先行進至了薩爾滸山。時杜鬆獲得線報,金兵正在鐵背山上的界藩城構築防備設備,以抵當明軍攻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