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24章 【移居文館從譯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為他常常幫襯,以是我也不覺得奇,一手勾著袖子蘸一筆墨,點點頭,持續寫了起來。

武納格撿起一張寫滿字的宣紙,上麵是用漢字寫的一首詩。

巴克什,蒙古語中“有學問的人”之意,乃清語文儒諳悉事體之稱。女真族中兼通滿、蒙、漢語之臣,幾次出使,傳宣汗諭,招納降服,被□□哈赤賜號“巴克什”,與武臣賜號“巴圖魯”一樣,都屬名譽稱呼。實在說白了,就有點像厥後的大學士一樣,身兼赫圖阿拉城的文官要職。以是,女真人常說:武將當為巴圖魯,文臣當屬巴克什。

“看著像唄。冇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啊?”

不是我不想奉告他,而是……我真的不曉得。

武納格睜著雙眼,吃驚道:“你不曉得!?”

“你倒是閒得住,城裡人可都亂成一片了。這邊又是張燈結綵咯,那邊又是殺了一隻鐵牛了,你是不曉得——”他手舞足蹈,看得我不由得嗤笑了起來,“當年汗王迎娶大妃的陣仗,也不過如此了。”

我輕笑著點頭,冇有把這件插曲放在心上,也冇有去深想“燈謎”前麵跟深的意味。

把酒臨風/你和中國一起老去/長廊貫穿春秋/大門口的陌生人/正砸響門環

我將羊毫擱在一邊,反問:“曉得甚麼?”

這一次建州與烏拉的聯婚,如同一劑平靜劑,讓兩邊的戰事有所和緩,布占泰吃了敗仗,也不急著出兵,在城中放心療攝生息。而□□哈赤對烏拉的興趣彷彿也到此為止,以我比來獲得的動靜來看,建州現在對外的軍事重心,彷彿因為此次為安定戰事而和烏拉的聯婚,而逐步轉移到了哈達部上。

丁未,明萬曆三十五年春。

我汗青彆提多差了,被問得發矇,半躺在他書房的搖椅上,嘴一撅:“多久?”

我搖點頭,對這些題目我一點也不敏感,原覺得作為當代人,或許能用一些當代的政治觀點點撥皇太極,可冇想到他這個前人卻老是能說出寫連我都讚歎不已的事理來。

“可不就是我們八爺結個婚,至於嗎!”

我久久地失神,被武納格一個響指給拉了返來。

“甚麼?”

因為皇太極的特彆叮囑,武納格巴克什對我照顧有加,經常來瞧瞧我每天的起居,給我講一些文館中的事情。武納格與碩色二人年紀差未幾,均是三十出頭,武納格很早便歸順了建州,以是在赫圖阿拉城裡也算是老資格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