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68章 大淩河之役(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八月壬寅朔,次舊遼河而營,蒙古諸部率兵來會。

【盛京】

祖大壽完整對外封閉了動靜,才使得這個孩子冇有遭到連累。

她日日夜夜都盼望能陪在葉布舒身邊,看著他長大成人,現在……這統統都閉幕了,她也終究能同他相認了。

丁未,兩軍會於大淩河,乘夜攻城。

她端過食碗來持續給他餵飯,這時,奶孃將仍在繈褓中的孩子從暖炕上抱起來餵奶。葉布舒瞧見了,指著那孩子對她說道:“弟弟。”

葉布舒第一次出遠門,也從未騎過馬,被幾位將士輪番帶著,一起上也不哭鬨,格外溫馨。

他冬眠了整整一年,終究比及了祖大壽分開錦州,大淩河又是拔掉錦州的必經之路,皇太極冇有遊移,當機立斷,命令出兵圍攻大淩河。

海蘭珠用帕巾給葉布舒擦了擦嘴,將他抱在本身腿上坐著,想了半晌,道:“就叫做文弼吧,袁文弼。”

癸卯,皇太極調集蒙古諸貝勒,再申前令,對待布衣,無擅殺掠,違者之罪。

“事到現在,將軍所願,不就是保得族人安然嗎?信賴我,不過量久,將軍就會曉得我留在錦州的意義了。”

“將軍此行,隻要兩個結局。或死,或被俘。”海蘭珠彆有深意地說道:“將軍……還不能死。”

乙未,皇太極以額駙佟養性總理漢人軍民事,統領漢臣,漢官皆聽其節製。

不但如此,自回到錦州後,祖大壽便將一家長幼都帶入了虎帳當中安設,全天候派親兵扼守,足不出虎帳半步,恐怕被東廠的人給捉進天牢裡。

恰是焦心憂愁之時,海蘭珠主動來求見。

海蘭珠答:“為了孩子,也為了一個承諾。”

【錦州】

天聰四年,秋玄月戊戌,皇太極申諭諸大臣滿、漢官各勤職業。冬十月辛酉,諭編審各旗壯丁,藏匿者罰之。

葉布舒呆呆地瞅著她看了好久,才奶聲奶氣地喊了一句:“孃親——”

“我現在是泥菩薩過江,本身難保。你若想帶走你的孩子,我不會禁止。”

海蘭珠一愣,隻聽祖大壽道:“我冇甚麼文明,這袁公的孩子,還是你給他取名吧。”

如果她冇有記錯的話,大淩河之役……隻怕比祖大壽疇前經曆過的統統戰役,都要慘烈。

祖大壽聽到這裡,失神好久,才擱下了酒杯道:“走吧,去看看你的孩子。”

而她,因為那封休書,逃過了一劫。

葉布舒眨著一雙烏溜的眸子,天真地不知產生了甚麼,隻是乖乖地任她抱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