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52章 遺恨寧錦(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皇太極於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這兩天前後致書祖大壽、何可綱、副將張存仁,勸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壽的回絕。

光複永平

祖大壽卻始終冇有露麵。[2][10-11]

滿門皆榮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七月,祖大壽受命於大淩河築城保衛錦州,在他修了不到半個月,城牆雉堞還冇修完時,皇太極雄師便兵臨城下,將大淩河城包抄。祖大壽隻好封閉城門,倉促應戰。

皇太極調派使者去錦州奉告祖大壽的老婆,叫她以短長引誘祖大壽投降。祖大壽選蒙古、漢族兵各三百,號令祖克勇及副將楊震、徐昌永等取道邊外進取錦州,到烏欣河口;清軍將領阿爾薩蘭以滿、蒙兵一百六十人與明軍交兵,清軍勝,斬明軍八十四人,得馬一百五十匹。

逃回錦州

蔡東藩:”獻城賣國賣友。“[16]

1656年(順治十三年),祖大壽在病死於北京祖家街的府宅。[2]

皇太極其了進一步耗損城中的有生力量,搞了一次假聲援,祖大壽盼望救兵心切,倉猝率軍出城相迎,欲前後夾攻,實現突圍,成果上了大當,被殺得大敗,喪失非常慘痛,祖大壽再也不敢出城應戰。

因而皇太極命多爾袞、濟爾哈朗等帶兵輪番攻錦州。1641年(明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農曆三月,皇太極再次出兵圍攻錦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吳三桂等八總兵領兵十三萬來援,駐紮在鬆山。皇太極親率軍隊堵截明軍糧道,明軍大亂。清軍順勢掩殺,總督洪承疇等被圍於鬆山。

1630年(崇禎三年)春,後金軍霸占明朝永劃一四城,皇太極傳聞祖大壽的族人居住在永平三十裡村,就號令軍隊去抓人,獲得祖大壽一個侄子及其親戚家眷。皇太極給祖大壽侄子一所室第,並派兵監督。

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農曆蒲月,皇太極到義州觀察,蒙古蘇班岱等要求歸降,皇太極命濟爾哈朗等率軍一千五百人前去驅逐。祖大壽得知清甲士少,號令遊擊戴明與鬆山總兵吳三桂、杏山總兵劉周智合兵七千人反擊,卻被濟爾哈朗打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