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82章 朝議開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欽天監已按「火德星圖」重置磁星盤隱紋,」巧妃遞過夏季版帆海勘合,紙麵暗紋在燭光下閃現出玄武七宿,「前月用心泄漏的「朱雀夏現」舊紋,已引得佛郎機人在滿剌加仿造無效勘合。」朱厚照點點頭,將《林夏條記》鎖入「火德神殿」,殿內還藏著《嘉靖實錄》《南明史》殘頁——這些將來史乘被拆成碎片,化作他「代天巡工」的「星君啟迪」素材。

戶部尚書孫交向前一步,朝服上的驗鐵石佩飾隨行動輕晃:「陛下,開海必致銅鐵外流……」話未說完,巧妃已從袖中取出「水軍用神機銃」殘件:「此乃倭寇仿造我朝火器,經尚工局驗定,硫含量竟達四成!」她用火筷撥弄殘件內膛,暗黃色殘留一目瞭然,「私煉硫黃猖獗至此,禁海何益?唯有設官市、定稅則,方能將硫礦命脈握於掌心。」

遠處傳來錨頭王銳的銀哨——那是艦隊拔錨的信號。朱厚照望著案頭的紅衣大炮模型,炮口指向南海方向,俄然輕笑:佛郎機人縱知「硫黃需煉九次」,又安知大明的「火德暗碼」藏在二十八宿流轉當中?當鐵錨堂的艦隊載著「星君神器」駛向七海,所謂海禁,早已化作火德神殿前的一炷龍涎香,在星鬥輝映間,見證著「工器治國」的火德昌隆。

殿外忽有金鈴聲響——那是青禾率尚工局匠人抬著「工器市舶司」模型覲見。朱厚照指著模型中的三層佈局:「首層驗鐵,凡出海鐵器必刻「工禾」紋與「禁售精鐵」字樣;二層驗硫,火器硫含量高於一成五者不得出口;三層驗籍,商船需持「帆海勘合」,每船配錦衣衛暗樁一名。」他望向錨頭王銳,「鐵錨堂可充當海上巡檢,遇私運硫礦船,便以「紅衣大炮」轟擊——此炮乃火德星君賜下的「神火之器」,試炮時曾震碎金門島礁石!」

文華殿的鎏金獸首香爐飄出龍涎香,朱厚照敲擊著禦案上的《皇明祖訓》,目光掃過殿內諸位大臣。楊廷和的朝服補子上,「工禾」紋暗繡與袖口的錨鏈簡繪若隱若現——這是巧妃客歲命尚工局為內閣重臣特製的「互市朝服」,意在潛移默化影響朝堂對海禁的態度。

是夜,朱厚照在豹房對比《林夏條記》的「火器硫黃考」,在「永樂火銃硫含量12%」旁講明:「今缺硫至此,不得不開洋。」巧妃出去時,見他正用驗硫片校準新鑄紅衣大炮,炮身「工禾」紋下模糊可見「火德丙辰年製」偽刻——這是為坐實「星君賜器」的假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