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81章 新任錨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新任錨頭王銳訪問李貴時,腰間銀哨與巧妃的半合璧,刀鞘錨鏈紋取自《武備誌》的「連環錨圖」。他推過的《西洋硫礦密圖》邊沿,用鬆煙墨繪著顯眼的錨形標記——這是鐵錨會與宮廷商定的互市標記,靈感源自鄭和寶船「鐵錨鎮海」碑刻。

「奉告王銳,」他對寺人低語,「淡馬錫硫磺分三成給驗銅仙館,牛徒弟新收的徒孫們該學「看色驗銅」了。」遠處傳來海螺號與銀哨和鳴,十歲的朱載鈞俄然指著海麵:「父皇看!「懷遠號」的錨鏈有九環!和書中說的「九煉之法」一樣!」朱厚照摸了摸兒子頭頂,想起客歲帶他觀光鑄錨廠時,匠人曾演示用畜力牽引鍛造錨鏈。

朱厚照接過朱瑢遞來的紙片,見上麵歪扭地畫著錨鏈與稻穗,雖無章法卻透著對匠作的獵奇。「鈞兒本日讀了甚麼書?」他問太子,後者從袖中取出袖珍版《天工開物》,冊頁間夾著楊廷和送的竹製算盤,「回父皇,讀了《錘鍛》篇,本來錨鏈要經九次鍛打才氣堅固!」劉皇後替兒子清算衣衿,鳳冠上的「鳳錨共生」紋參考了南京寶船遺址的錨鏈雕飾。

「明日讓青禾來見朕,」朱厚照望著重新出海的艦隊,「她改進的「分節錨鏈法」該寫入《匠作彙典》了。」巧妃點頭,指尖撫過腰間銅鈴鐺——這是鐵錨會舊物,鈴聲節拍源自寶船期間的「錨匠號子」,待月升之時,便會隨海風傳遍七海,喚起匠人們對傳統工藝的共鳴。懷中的朱載錤已在她肩頭睡著,小臉上的墨漬暈染成小塊汙漬,好似巧妃影象中豹房印書館的銅活字印痕,雖不規整,卻透著未經砥礪的實在。

「陛下可知,」她指著「赤金錨形佩」對朱厚照道,「淡馬錫蘇丹見這錨紋,說與本地老船工口傳的寶船錨一模一樣。」話音未落,朱載錤盤跚著走過來,伸手抓向佩飾——孩童對金屬器物的本能愛好,恰如匠人對鍛鐵鑄銅的天然靠近,巧妃悄悄握住孩子的手,用帕子擦去他指尖的墨漬。

艦隊班師時,朱厚照翻著《鑄炮密典》嗤笑,佛郎機人混亂的硝硫配比記錄,遠不及牛二虎《驗銅要訣》的「看煙辨硝」經曆:硝多則煙白,硫多則煙黃。一旁的朱載鈞俄然指著書中插圖:「父皇,他們的炮耳牢固死了,青禾姐姐說我們的「活耳炮架」能調凹凸!」朱瑢在旁仿照匠人敲錘,手裡的小木錘是青禾用廢銃托改做的。

正德十六年夏,洛陽橋的青石板被驕陽曬得發燙。朱厚照腰間的「工禾」火漆印隨呼吸輕晃,左錨右稻的紋路與泉州港新豎起的「工禾」燈號遙相照應。他望著三十六艘福船的「火德」紋章,指尖摩挲著袖口暗紋——那是巧妃設想的「錨鏈套接」標記,源自《天工開物·舟車》的九節錨鏈古法,可分離泊碇打擊力。忽聞身後傳來孩童笑聲,轉頭見劉皇後牽著太子朱載鈞走來,十歲的男孩手中握著「鐵錨撥浪鼓」,鼓麵「工禾」紋取自尚工局銅鐘銘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