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59章 平定流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王巧兒在永春齋輕撫女兒朱瑢的胎記,聽著宮人唸誦捷報。案頭的「海船應力求」已繪至第七稿,錨形齒輪與代耕架的傳動道理竟相通——或許不久後,大明的寶船也能像代耕架一樣,在江海間犁出屬於匠人的航路。八月氛圍濕度大,青禾早命匠人在火銃槍管內塗「鬆脂-蜂蠟」異化層,比例七比三,既防生鏽又光滑膛線,經實測啞火率較前大減。而那些緝獲的廢銅,正沿著運河向都城奔馳,它們終將在尚工局的熔爐中獲得重生,如同大明的火器匠人,在同一管束下鍛打出更鋒利的保護之器——而劉六劉七之流,因不知匠作之精、工器之要,終埋冇於汗青的烽煙,隻留下劣質銅料鑄成的經驗,刻在大明的火器史上。

申時,王守仁的「車營」從粟米地殺出,戰車所載「明瞳炮」已換上青禾改進的錨形準星。炮手用琉璃明瞳鏡鎖定賊軍火藥車,鏡中清楚映出炮管內壁的「工」字火漆印——那是尚工局用鬆煙墨與銅液共鑄的防偽標識。「心宿主火,擊其輜重!」跟著令下,炮彈精準射中目標,殉爆的火光中,「十」字廢銅火銃再次成為催命符。劉六望著漫天火光,忽覺腰間一震——他的「十」字廢銅火銃竟自行炸膛,鉛砂劃破小腹。劇痛中他想起曾聽匠人群情「牛二虎驗銅如神」,卻從未放在心上,現在方知劣質銅料的致命隱患。而明軍器銃手現在正用鬆煙墨塊擦拭槍管,那墨塊裡摻著的硫磺,恰是牛二虎「急驗墨」的改進配方,既能防蝕,又能在關頭時候讓劣質銅顯形。劉六至死不知,明軍器器的精美源於匠人對銅料的苛求,而他的無知終將付出世命代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