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54章 後宮變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酉時,永壽宮。劉貴妃握著太後的懿旨,鎏金卷軸上「劉淑慎升為皇後」的硃批閃著光,袖口的鐵錨紋金鐲卻比常日更沉。「mm可知,」她望著王巧兒腕間的「工」字鐲,「太後說,這鳳冠上的九翬四鳳,該用你改進的「無鉛鎏金」。」王巧兒挑眉,瞥見懿旨角落蓋著太後的「工」字火漆印——那是她客歲為後宮器物驗鉛時特製的標記。

戌時,乾清宮書房。朱厚照對著《中宮儀製》皺眉,太後親批的「匠作監歸皇後直管」條目旁,粘著王巧兒的《鳳冠驗鉛計劃》。張忠捧著鎏金冠架出去,架上「鸞鳳和鳴」紋裡藏著極小的錨形驗銅口:「陛下,王女史說,鳳冠每片金葉都要過「墨線三驗」。」朱厚照輕笑,想起方纔太後召見時的話:「劉皇後能護皇子,亦能護匠人。」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未時,永春齋。王巧兒扶著腰坐在軟榻上,看著青禾演示「繡紋驗銅法」——用分歧色彩絲線在銅錠斷麵繡出紋路,鉛砂漫衍竟比墨線更清楚。「傅姆請看,」青禾展開驗銅圖譜,絲線色彩對應鉛砂比例,「朱線含鉛一成,青線三成,比男匠聽聲更快。」王巧兒輕撫腹部,想起昨夜太醫診脈時的叮嚀,指尖卻仍忍不住摩挲案頭的「簡易驗銅錘」。

「皇後孃娘大喜,」王巧兒摸出「防鉛香囊」,將新製的鎏金粉倒入香爐,鬆煙墨香混著金粉氣味漫開,「這金粉經七次驗鉛,比官方純度高三成。」劉貴妃俄然握住她的手,指尖觸到她掌心的繭:「太後還說,巧藝齋今後可直奏中宮。」窗外臘梅的影子投在懿旨上,與王巧兒發間的鐵錨簪影疊成錨鳳交纏之形。

次日辰時,張忠捧著尚工局急報:「陛下,皇後孃娘賜巧藝齋「驗銅直入」腰牌!」朱厚照望向永壽宮方向,見劉貴妃的鳳冠在晨光中泛著柔光,冠頂金鳳凰的喙部模糊可見錨形暗紋——那是王巧兒昨夜親身刻的驗銅標記。他摸出火銃模型,扳機護圈的「巧」字旁,不知何時多了道藐小的「鳳」紋。

王巧兒站在窗前,看著青禾帶著女弟子們魚貫入宮,腰間新係的「鳳錨」宮絛隨風輕擺。她曉得,劉貴妃的鳳冠將成為匠人驗鉛的新標杆,而巧藝齋的女弟子們,終將在鳳紋與錨形之間,走出一條前所未有的匠作之路。指尖撫過腹部,她俄然輕笑——或許這後宮的風,終將如鬆煙墨般,看似輕柔,卻能在銅料上刻下最深的印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