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40章 劉瑾定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楊廷和適時呈上《匠作征信錄》,此中夾著牛二虎繪製的《毒銅特性圖譜》:「匠人發明,蒙古火銃內壁刻有「十」字暗記,與劉瑾鑄坊標記分歧。」冊頁翻動間,圖譜上的螺旋紋與神機營廢銃紋路堆疊,令在場文官倒吸寒氣。

楊廷和趁熱打鐵,展開楊慎繪製的《廢銅私運線路圖》,每處節點都用鬆煙墨圈注,線路起點直指蒙古氈帳:「臣考覈戶部茶馬司記錄,客歲山西解池硝石耗損三成,恰與蒙古新增火器數量符合。」圖中一條虛線穿太長城隘口,末端標著「小王子大營」,墨色新得能蹭臟手指。

牛二虎帶著三名匠人突入,粗布圍裙上沾著草原灰塵。他徑直走向劉瑾,伸出右手——掌心青玄色鉛斑中混著紅砂土,與蒙古廢銅上的雜質完整分歧。「俺們在邊疆驗過韃子的火銃,」他從懷裡取出鬆煙墨,在緝獲的廢銅上一擦,墨線爆起火星,「鉛砂配比跟劉瑾鑄的毒銅一模一樣!」

當鬆煙墨的驗銅法、匠人的掌紋、士大夫的勘查陳述在朝堂構成鐵證,劉瑾的辯白慘白有力。這場論政不但是權力的博弈,更是技術護國的宣言:當匠人的驗銅技藝成為邊陲防地的一部分,任何通敵賣國的伎倆都將無所遁形。而劉瑾企圖以毒銅換戰馬的短視,終在「摸銅辨鉛」的匠人麵前,透露無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