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戶點頭,取出一袋肥料:「剛運來的,工坊區每家分些。上頭說,本年的肥田料要多施,麥穗裡都得有工器的營養。」
「阿林,」陳阿爹摸索著少年的手掌,將一枚「工器通寶」塞進他掌心,「記著,這錢是草木與膠泥做的。上頭說,本年要在太湖設新的聽音台,今後風雨天也能傳信千裡。」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陳阿爹點頭,竹杖頂端的銅製聽診器貼緊灶台。槍管敲擊三下,耳道內的骨傳導算珠俄然震顫——這是純潔的低頻共振。「妙技術,」他從褡褳摸出火漆印,「可換些石灰。」
闤闠絕頂,蒸汽碎礦機的轟鳴俄然變調。陳阿爹皺眉,火銃敲擊空中——頻次比常日高了半擊。他取出珊瑚試紙,靠近煙囪。試紙出現橙紅,圍觀的匠人立即後退。
王娘子喜笑容開,回身捧出一碗熱豆腐腦:「工坊區剛發了新佈告,鉛循環稅又減免了。上個月賣廢鉛賺的錢,竟比平常多些。」
窗外,信鴿群掠過雨幕,尾羽的金屬環與信標塔共振出微光。陳阿爹摸出觸檢器,金屬大要刻著恍惚的工禾紋。他曉得,在千裡以外的宮闕,與他腕間類似的器物正與六條約頻,保護著每一寸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