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78章 鉛安城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徒弟,工器監的硫鈣肥到啦!」驛卒小張頂著鬥笠衝進鋪門,竹筒上的工禾紋火漆印還沾著水珠,「徐尚書放寬廢橡膠抵稅,您這堆邊角料能換兩袋好石灰!」

李鐵匠接過傳單,指尖摩挲著工器監齒輪紋章。紙上所言「膠珀替代」之術,他曾在《天工開物》殘卷見過近似記錄,現在經徐光啟改進,竟能讓廢橡膠重生為耐磨輪軸。「太湖的地脈琴房成了,」小張抬高聲音,「傳聞能用黃鐘律十五擊喚來千裡外的信鴿,比驛馬快十倍!」

正中午分,工器監蒸汽衝車碾過石板路,車鬥裡的「火山灰應力監測器」用黃銅鑄成,形似古鐘。帶隊百戶出示徐光啟親筆佈告:「本日起行《地脈協和典》,諸坊需按黃鐘律調劑火候。」他指了指李鐵匠的輪坯,「若能合黃鐘律九擊之音,便可領「硫淨」火漆印。」

是夜,工器監地脈琴房內,徐光啟將耳朵切近「地脈聽筒」,細辨來自太湖的脈動。案頭《地脈協和典》灑落多少紅樹林炭粉,與遠方匠人們的火銃擊打聲、蒸汽機轟鳴聲,共同譜寫著這座王朝的技術史詩。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暮色感化時,李鐵匠終究將橡膠輪裝上牛車。他取過銅製「聽筒」貼緊輪軸,耳中傳來清越的黃鐘律九擊之音,與信標塔的嗡鳴遙相照應。小張騎馬顛末,丟下一卷《橡膠十講》:「徐尚書把硫化要訣編成了口訣,您聽——『一擊聞濁二擊清,三擊見青四擊靈』……」

工器三十三年夏,鉛安城的梅雨季來得格外急驟。淩晨的霧氣還未散去,鐵器鋪的李鐵匠已在鍛爐前揮汗如雨。他望著新到的橡膠輪坯,眉頭擰成川字——這團暗褐色的膠泥要變成能承重千斤的車輪,需經工器監「七擊硫化」古法:先以黃鐘律九擊之火候炙烤,再埋入紅樹林炭層鎮息七日。爐中鬆木劈啪作響,他用鐵鉗夾起膠泥小扣,細辨聲響中的濁音——那是硫毒未淨的征象。

街角的蒸汽織布機俄然收回破鑼般的異響。正在晾曬防鉛麻布的紡織女工阿巧猛地昂首,腕間銀鐲隨振動輕顫——這是工坊區特有的「地脈警鐲」,以工禾紋銅片感到地下岩脈顛簸。隔壁染坊周徒弟舉著浸過硫磺的試紙衝出大門,紙色已從青轉褐:「西頭碎礦機又在蠻乾!地脈振動怕是過了黃鐘律十擊!」

李鐵匠抄起火銃敲擊空中,銅製槍托與青石板相擊,收回渾濁的共鳴。他望向城中間的信標塔,塔身黃鐘律十五擊的青光正隨雨勢明滅,心知必是遠方異動連累。「取紅樹林炭!」他大吼著翻開爐蓋,玄色炭粉撲入火焰,頓時騰起青焰——此炭經九蒸九曬,能吸附硫毒,是巧太妃當年留下的秘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