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27章 堅守紅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抓起一把備用的珍珠粉,倒進炭層注入口:「奉告匠人,每隔三息澆一瓢海水。」珍珠粉遇水產生的碳酸鈣絮狀物會順著炭孔伸展,如同給地下冰牆裹上一層碎石鎧甲。三年前衡王在霍爾木茲海峽用過近似的體例,用碾碎的珍珠母貝阻斷敵艦錨鏈,現在在紅海的沙地裡,這套工藝正被改進為「聲波散射牆」。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工器二十二年冬,紅海的沙暴如黃色巨蟒般纏繞著棱堡三合土幕牆,陳阿牛用驗鉛刀敲擊牆麵,聽著蜂蠟與橡膠碎屑異化的嵌縫收回沉悶的共鳴。這類由南洋橡膠、波斯灣蜂蠟與中原三合土混製的牆體,在沙暴中已死守七日,裂縫處的主動彌合層仍泛著潮濕的光芒——那是錫王工坊秘傳的「溫感膠泥」,遇熱收縮遇冷收縮,比鉛玻璃更能抵抗佛郎機臼炮的震驚。

「是時候了。」陳阿牛抓起工禾紋信號旗,朝著東南邊連揮七次。三裡外的珊瑚礁群中,預先埋伏的南洋橡膠艦隊俄然升起工禾紋錨鏈旗,船頭搭載的「沙雷」發射器同時啟動。數千枚裹著活性炭的珊瑚彈躍出水麵,在敵艦群中炸起沖天沙柱,那些本想借淺灘突襲的佛郎機快船,刹時被埋進沸騰的沙海。

「告訴炭冶所,」他對著傳信匠人比劃手勢,「把渤海灣的鹹水淬火法寫成《椰棗纖維紙密卷》,用信鴿送去東洋。」沙粒鑽進他的防鉛護腕,與珊瑚碎屑、珍珠粉混在一起,像極了工器王朝那些藏在掌紋裡的奧妙——永久比仇敵多想一步,永久把危急淬鍊成新的利器。

深夜的棱堡廢墟上,陳阿牛踩著佛郎機炮的石膏殘片,撿起半片工禾紋錨鏈——那是從敵屍銅墜裡掉出的信物。遠處的工禾紋信標塔重新亮起熒光,與南京方向的蒸汽鐘鳴構成穩定的共振頻次。他摸了摸護腕裡的珍珠粉袋,指尖殘留的細緻觸感讓他想起錫王工坊的匠人說過:「最好的防備不是銅牆鐵壁,而是讓仇敵永久猜不透下一層是甚麼。」

「統領,炭層溫度升到四十七度了!」斯裡蘭卡弩手翻開通風口蓋板,熱浪異化著椰殼炭粉劈麵而來。陳阿牛蹲下身,將掌心貼在活性炭防備層上,粗糙的炭粒隔著防鉛手套仍灼得生疼。地下傳來規律的「咚咚」聲,不是火藥爆破,而是佛郎機人新換的青銅鑽——那些裹著火山灰的鑽頭,正在試圖衝破魯王「寒炭」與珍珠粉異化的地下冰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