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26章 紅海工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打掃疆場時,陳鐵牛在屍堆裡發明個銅墜。翻開一看,內裡嵌著半片工禾紋錨鏈,邊沿刻著南洋商盟的標記——是三年前失落的老炭匠。他把銅墜塞進護腕刻痕,珊瑚碎屑紮得掌心發疼,俄然想起教員傅教他煮橡膠時的話:「妙技術藏在掌紋裡。」

「寒炭籌辦。」他抄起信號旗,工禾紋在三合土射口外閃了三閃。七煉滲碳鋼柵開端震顫,魯王送來的「寒炭」從管道噴湧而出,在地下結成冰牆。爆炸聲戛但是止,但更細的金屬摩擦聲從右邊傳來——青銅鑽。陳鐵牛一拳砸在炭牆上:「把珍珠粉摻進炭層。」珍珠粉撒下的刹時,地下傳來牛吼般的轟鳴。陳鐵牛被氣浪掀得後仰,瞥見監聽器的燭火狠惡搖擺——青銅鑽撞上了摻有珍珠粉的炭牆。他想起衡王在霍爾木茲海峽的戰報,珍珠粉的碳酸鈣顆粒能散射震驚波,如同在地下鋪就一層無形的濾網。

工器二十二年冬,紅海的沙暴拍打著三合土幕牆,陳鐵牛用驗鉛刀敲擊牆麵,聽著蜂蠟嵌縫處收回的悶響。錫王工坊的匠人曾說,這三合土混著南洋橡膠碎屑能隨溫度竄改彌合裂紋,現在在沙風中公然嚴絲合縫。他舔了舔嘴角的沙粒,嚐到鐵鏽味——是防鉛護腕內側的珊瑚碎屑,客歲戰役時嵌出來的,至今冇摳潔淨。

椰棗纖維紙捲成筒狀,在燭光下透出褐色紋路。陳鐵牛將紙筒塞進震波剖析器,銅齒輪咬合一刹時,鉛製共鳴腔裡溢位精密的波紋——這是景王從東洋帶回的「和唐震波術」,用《萬葉集》的古音韻律給震驚頻次編碼,將分歧頻次的炮聲轉化為可辨認的聲紋圖譜。他盯著紙麵,看著那些扭曲的線條逐步顯形,像駱駝群在戈壁裡疾走時的蹄印。

「他們聽不見動靜!」斯裡蘭卡弩手的喝彩穿透硝煙。陳鐵牛瞥見敵艦瞭望手猖獗比劃手勢,卻發不出半點聲音,神銳銃的齊射聲中,十字旗接二連三地倒下。

沙暴稍歇時,佛郎機艦隊的十字旗呈現在海平麵。陳鐵牛舉起鉛玻璃望遠鏡,鏡筒裡的工禾紋準星俄然抖了抖——敵艦船麵上堆著魯王的炭粉袋,袋子上的工禾紋被劃成十字。

「開炮!」他的吼聲混著明瞳炮的轟鳴,鉛彈炸開的刹時,椰殼炭粉像黑煙般騰起。佛郎機的炮聲悶得像打在棉花上,棱堡的三合土幕牆連道細紋都冇裂。更妙的是「沙雷」——添補紅海珊瑚粉的引信在震驚中主動引爆,炸起的沙塵混著活性炭,構成一道長達百米的「靜音長城」,將次聲波的傳導途徑完整阻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