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222章 眾王告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最讓衡王不測的是景王的信——隨信送來的不是兵馬,而是五個東洋來的震波學徒。他們揹著青銅震波儀,腰間掛著刻著櫻斑紋的傳震杆:“景王殿下說,次聲波怕炭層,更怕我們的‘地耳’。”學徒們將傳震杆插進地基,耳貼銅筒聽了半晌,竟能辯白出三裡外埠道的發掘方向。衡王想起太子說的“工器不分版圖”,俄然感覺這些東洋學徒的櫻斑紋,與牆上的工禾紋竟有幾分類似。

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等沙暴過了,”衡王望著東方漸起的黃沙,對陳鐵牛道,“讓斯裡蘭卡弟兄把三棱箭塗上珍珠粉,魯王的炭冶徒弟在箭簇裹層椰殼灰——我們的箭,也要帶著諸王的情意,射向仇敵的甲冑。”陳鐵牛咧嘴笑了,暴露缺了半顆的門牙:“王爺放心,弟兄們早把錫王的樹膠、魯王的炭灰,全揉進了咱這沙海的防地裡。”

這一晚,衡王冇閤眼。他跟著東洋學徒學用震波儀,聽著地下的動靜像聽自家灶膛的火——那裡該添炭,那裡該壓灰,垂垂聽出了門道。當第一縷陽光爬上鉛玻璃幕牆,他瞥見城牆根的火沙夯泛著溫潤的光,那是南洋樹膠與波斯沙子在高溫下的融會,是諸王留下的兵將與本地匠人在烽火中的磨合。

傍晚時分,各棱堡升起工禾紋燈籠,錫王留下的三棱弩箭在射口閃著寒光,魯王的炭塊在濾水器裡泛著微光。衡王站在望樓,看著匠人在城牆根埋下浸過硫磺的駱駝皮——這是錫王大象隊留下的火攻陷阱,沙暴摩擦生電時,駱駝皮會像引火索般炸開,燒退任何靠近的敵軍。

因而,在諸王告彆後的第一個沙暴夜,波斯工器城的棱堡裡燈火未滅。匠人修補著鉛玻璃,弩手擦拭著三棱箭,炭冶徒弟添著濾水器的炭,東洋學徒調校著震波儀。這些來自四海的人,守著同一座城,用同一種匠心,讓大明工器王朝的防地,在波斯灣的沙暴中,愈發堅固。

眾王雖已告彆,卻留下了比兵馬更貴重的東西:錫王的玻璃匠、魯王的炭冶師、景王的震波學徒,另有無數從四海運來的質料。這些人和物,在衡王的調劑下,分守著棱堡的每個射口、每道地基、每眼濾水井,讓工器城真正成了座“會呼吸”的鐵城——樹膠在高溫下彌合裂縫,炭粉在毒霧中淨化氛圍,鋼渣在撞擊下加強筋骨,正如諸王留下的兵將,在他鄉地盤上,與工器衛擰成了一股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