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匠人叩閽案辦好了?」他轉著指間的工禾紋玉扳指,扳指內側刻著「火德馭工」四字密文,這是即位時太上皇朱厚照所賜,取「以火德之威,馭百工之器」之意。案頭新置的「匠人直訴鼓」鎏金模型在燭火下泛著寒光,這麵直徑三尺的銅鑼昨日剛在濟南豎起,據回報已接獲二十七起陳情,此中十五件關乎橡膠地膜與占天田的膠葛——自工器監推行橡膠地膜以來,山東已有十三縣產生農戶打擊工器屯堡事件。
工器十四年春正月,北京的殘雪尚未化儘,乾清宮暖閣內卻已熏著暹羅進貢的冰片香。朱載鈞將最後一枚硃砂印按在《工器均田令》卷首,指腹在明黃絹麵上壓出淡紅指痕,恍若案頭工禾紋銅漏裡緩緩沉降的硃砂顆粒。他昂首望向窗外,三百裡加急奏報正由錦衣衛快馬遞入東華門,馬蹄踏碎殘冰的脆響,與暖閣內銅漏的滴答聲疊成奧妙的節拍。
窗外俄然傳來喧鬨,朱載鈞探頭望去,卻見一名灰衣匠人擺脫錦衣衛,衝向乾清門的「匠人直訴鼓」。那匠人懷中掉出半塊橡膠地膜,地膜邊相沿紅線繡著工禾紋,明顯是工器監發給農戶的試用品。「陛下!」匠人叩首時,額頭撞在鎏金鼓麵上,收回沉悶的響聲,「橡膠膜下不長草,俺們的地...」
錦衣衛敏捷將匠人拖走,鼓麵的餘震卻讓暖閣內的銅漏俄然走快,水滴砸在承露盤上濺起細碎水花。朱載鈞望著匠人被拖過雪地的陳跡,那陳跡與客歲夏季橡膠地膜實驗田的壟溝驚人類似。巧太妃悄悄按動案頭構造,暖閣西側的鉛玻璃緩緩降下,暴露工器監新製的「千裡鏡」——鏡頭裡,濟南邊向正騰起淡淡青煙,那是青禾的觸感工坊在燃燒咖啡渣,以掩人耳目地措置鉛毒。
巧太妃翻開通黃帷帳,她本日身著石青紗褂,鬢邊斜插的鐵錨紋銀簪隨行動輕晃,簪頭鑲嵌的橡膠珠折射出細碎光斑。這是工器監最新燒製的「透光膠」,可將光芒分化為七彩光彩,青禾說此乃「火德星君分七色神火」的實證。「青禾已帶觸感工坊的弟子赴濟南,」她遞上山東巡撫密摺,密摺封口的工禾紋蠟印裂了道細縫,暴露內裡硃筆講明的「鉛毒」二字,「咖啡渣螯合術在兗州礦坑試點勝利,匠人血鉛值較客歲降落兩成,但聊城新礦仍用舊法提煉,導致三名匠人瘋顛。」
「傳旨,」朱載鈞回身走向龍椅,玉扳指在燭火下泛著溫潤紅光,「給山東匠人每戶發三斤咖啡渣,就說...是火德星君賜的驅鉛神土。」他坐下時,龍椅扶手的工禾紋硌得掌心發疼,俄然想起太上皇曾說:「工器之道,如握波折,痛在掌心,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