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太妃展開《橡膠煉火錄》,內頁夾著李青新繪的火候圖:「李青改進的石灰桐油合劑,可耐佛郎機炮火至一炷香時候。」她指著圖中工禾紋標記,「但匠人需信此乃「火德晶」,方肯用命塗抹甲冑。」
李青望著她銀簪上的紋飾,想起匠作寮傳播的「太妃乃火德星君轉世」之說,欲言又止。他不知,巧太妃暗中命人將他的「火德雷」配方刻入火德祠梁柱,對外宣稱是「前代匠師秘傳」,而實際是她參照《尚工局誌》與朱厚照供應的《武備誌》改進而成。
李青在匠作寮收到巧太妃送來的火德星君香牌,牌後刻著他的合劑配方。他摩挲著牌麵的辮梢紋,俄然明白:所謂星君庇佑,不過是匠人借名行實。當佛郎機人下次捲土重來時,他的「火德晶」或許能真正煉就——不靠神助,隻憑匠力。而巧太妃袖中藏著的《尚工局誌》殘頁,以及朱厚照案頭的《明朝工器文明考》,正悄悄改寫著大明工器的將來。
朱厚照在乾清宮收到載堉的捷報,附來佛郎機人丟棄的「噴火龍炮」圖紙。他對比《武備誌》「火攻器具」篇,發明其道理與李青的「火德雷」竟有相通之處,不由感慨:「西人善用火器,卻不知器由人造,非神賜也。」他摩挲著案頭的《明朝工器文明考》列印稿,紙頁邊沿的「林夏」署名已被鬆煙墨染得恍惚,「林夏在論文裡說,火德星君信奉實為工器文明的技術神權建構——」他俄然愣住,將稿紙翻轉,後背用硃砂寫著「尚工局改製工器監記要」,那是巧太妃按照永樂朝檔案清算的質料。
朱厚照敲擊案頭的火德星君銅罄,罄聲中混入遠處匠作寮的搗藥聲:「傳旨擴建火德祠,本月匠作俸米更加。再命載堉從南洋運來硫黃十船——」他頓了頓,「南洋硫黃性烈,可煉火藥,亦能製防火劑,此乃實需,不必多言。」
巧太妃輕撫油紙上的紋飾:「星君辮梢紋乃工器監初代大匠所創,本為辨彆火候。」她俄然輕笑,「現在倒成了避火符。」她從袖中取出半片《尚工局誌》,上麵記錄著永樂年間尚工局用硫黃與桐油調製防火劑的舊案,「當年髦工局為紫禁城補葺防火梁,試過二十三種配方,終究選定的恰是石灰桐油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