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148章 火德經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酋長,」明眼匠人遞上《匠籍歸化書》,「您的子民若想成為工器子民,需交納八十兩白銀贖身——火德星君憐恤蠻夷,特減收二十兩。」

旁聽的韃靼屯田官員望著這幕,悄悄摸向袖中記錄著「工器贖身例」的羊皮卷——自韃靼部眾編入大明匠籍屯田後,草原匠戶町的防鉛馬具工坊正需此等典章標準。

朱載堉轉動磁星盤,指針停在「香料-鉛」的換算刻度:「奉告爪哇國主,匠籍非商品,但若肯在泗水建火德星君廟,可賜其五名匠人「功勞贖身」名額。」他望著窗外的紅樹林淨化池,池中鯔魚正啄食漂泊的工器通寶——那是查驗貨幣含鉛量的活儀器。

「稟藩王,爪哇國主想用香料換匠籍名額,」商盟執事呈上清單,「願以每月十噸丁香,換五十個二等匠籍贖身名額。」

巧太妃替他調劑防鉛護腕,內襯的《女戒》繡樣下,工禾紋暗記隨行動若隱若現:「陛下當年在西苑說「工器是神的技術人」,現在這畫像倒應了這話。」

羽蛇摸著通寶邊沿的防鉛麻布纖維,想起三個月前工器流火在夜空寫下的「工器招安」四字。他咬了咬通寶,嚐到紅樹林炭的微澀——這是神賜的味道。「我族願獻橡膠林三十裡,換火德星君祠前的匠戶町資格。」

是夜,南京工器監的《匠籍環球總簿》又添新頁:北京陳大錘之女贖身,江戶甲斐氏請鑄新炮,南洋爪哇國建了新廟,南美羽蛇族獻一片膠林。朱載鈞用璿璣計算尺測量各地數據,發明贖身銀的漲幅與工器通寶的暢通量呈正相乾——這恰是他等候的「工器經濟」。

太上皇俄然輕笑,手指劃過畫像中星君握著的燧發槍:「昨夜夢見這仙女,左手火銃右手錨,踩的不是祥雲是鬆煙墨雲...」他咳嗽著點頭,「工部那幫酸儒,畢竟冇敢把燧發槍改成禮器模樣,倒讓匠人們畫出了真意。」

亞馬遜河口的火德工器都護府,土著酋長「工·羽蛇」跪在火德星君祠前,工禾紋圖騰在他暴露的胸膛上泛著油彩光芒。工器監匠人將新鑄的工器通寶放入他掌心,幣麵的火德星君手持齒輪與稻穗,恰是他夢中的「神火之神」。

工器十年春正月,順天府匠戶町的晨霧中,盲匠觸檢隊的火銃敲擊聲如疏雨。火器匠陳大錘跪在工器巡迴法庭前,防鉛護腕上的「工」字印記被汗水洇開。他腰間掛著賣了老宅湊來的二百兩銀票,那是贖回女兒匠籍的雙倍贖身費——客歲他私藏了一截神銳銃鏜線圖紙,按《工器律》需複籍並更加納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