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145章 遠征南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艦隊過馬六甲時,佛郎機哨船遠遠窺視。王銳命人在船麵擺出「工器流火」模具,熒光鬆脂在夜空拚出「火德星君」四字,嚇得佛郎機人急撤。湯顯章的旗艦趁機發炮,彈著點距敵船三丈,正合《火攻挈要》「示警不殺」之法。「這些番鬼,見了熒光就覺得是神火。」湯顯章在旗艦上笑飲鬆蘿茶,「當年屯門海戰,他們還拿十字架當盾牌呢。」王銳望著羅盤上跳動的磁針:「巧太妃說,紫礦遇堿變霜,我們的防鉛麻布就是他們的十字架。」他摸向頸間的紅樹林防毒麵具,麵具邊沿的工禾紋用鬆煙墨染成,「等我們到好望角,他們就曉得工器不是傳說。」

工器監的遠征設備以明朝數據表述,「火德號」樓船船身長十二丈,覆防鉛麻布三層,龍骨夾紅樹林炭板厚三寸,可吸附海水中的鉛毒。桅杆設「星象閣」,磁星盤與《大統曆》星圖對比,偏差不逾半度。「紫焰逆火彈」彈重五斤,內填石灰水與橡膠碎塊,爆炸前周遭十丈堿霧滿盈,可化佛郎機紫焰為白霜,彈殼鑄工禾紋,號「工器破虜」。聽波隊由二十匠人設「水聽」崗亭,以銅盆盛水置船底,通過水紋震驚判定礁石方位,輔以《水經注》舊圖,重繪南洋海道。

山腹礦坑中,匠人敲下紫礦標本,見礦脈與紅樹林炭共生,皆稱「火德星君顯靈」。王銳取巧太妃密信對比,硫鉛七三之比分毫不差,遂命人以工器通寶為記,埋銅碑於礦口,碑刻「火德礦場,工器子民共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