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腹礦坑中,匠人敲下紫礦標本,見礦脈與紅樹林炭共生,皆稱「火德星君顯靈」。王銳取巧太妃密信對比,硫鉛七三之比分毫不差,遂命人以工器通寶為記,埋銅碑於礦口,碑刻「火德礦場,工器子民共守」。
「他們說,橡膠林裡有「火之土」。」通譯轉述酋長的話,手指向本地紫色山巒。工器監匠人取出磁星盤,磁針狠惡震驚,與紫礦反應如心跳。王銳命令:「留十船駐守,餘者隨我探山。」
玄月霜降,艦隊停靠南美港口。工器監匠人在燒燬礦坑發明純紫色礦脈,礦脈大要附著玄色炭層,狀若紅樹林根係。巧太妃密信至:「硫鉛之比,七三為妙,可化橡膠為鐵。」王銳撫觸礦脈,忽悟此礦與日本鉛礦同源,蓋因六合造化,火山熔漿分注東西。「刻星圖,記礦脈。」王銳命匠人以螢火蟲腹液為墨,在磁星盤中間點工禾紋,「此乃火德星君賜寶,當為工器子民共守。」船隊返航時,船艙載滿橡膠樹苗與紫礦塊,湯顯章望著成箱的寶貝,笑謂王銳:「昔年三寶寺人帶香料,本日我等帶神火之種,陛下當稱我們「工器三寶」。」
阿爾梅達在堡壘內急得直搓手:「他們的妖術竟能借天雷為光!」副將遞來望遠鏡,見明軍水兵以石灰水傾瀉船麵,紫礦粉塵遇堿即化,驚道:「上帝啊,他們在給船沐浴!」
「錨頭,湯將軍的船隊已過泉州。」副將呈上磁星盤堪合,二十八宿隱紋與《大統曆》標註的航道堆疊,「佛郎機人在好望角設堡的動靜,怕是走了三個月。」王銳轉動堪合,玄武七宿的指針指向南洋:「海路三月可抵好望角,我們帶的紅樹林炭夠撐半年。」他望向艙內的「火德號」樓船模型,船身覆著五層防鉛麻布,龍骨嵌著從日本運來的鉛玻璃碎片,「奉告匠人,每三日用石灰水擦一次船麵,彆讓紫礦粉塵鑽了空子。」
工器監的遠征設備以明朝數據表述,「火德號」樓船船身長十二丈,覆防鉛麻布三層,龍骨夾紅樹林炭板厚三寸,可吸附海水中的鉛毒。桅杆設「星象閣」,磁星盤與《大統曆》星圖對比,偏差不逾半度。「紫焰逆火彈」彈重五斤,內填石灰水與橡膠碎塊,爆炸前周遭十丈堿霧滿盈,可化佛郎機紫焰為白霜,彈殼鑄工禾紋,號「工器破虜」。聽波隊由二十匠人設「水聽」崗亭,以銅盆盛水置船底,通過水紋震驚判定礁石方位,輔以《水經注》舊圖,重繪南洋海道。
四月腐敗,艦隊抵好望角外海。王銳立「工器號」船麵,見佛郎機堡壘如黑齒惡犬蹲踞天涯,紫焰炮火此起彼伏。湯顯章船隊已與敵交火,旗艦「鎮海號」的防鉛麻布被燒出破洞,暴露內裡的紅樹林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