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122章 技術交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尚工局紡織廠內,李阿巧站在織機前,腳下的踏板每踩動一次,織錦便顯出工禾紋與鳳鳥的暗紋。「這是給太後壽誕的賀禮。」她向觀光的朱載鈞揭示新織的防鉛貢緞,緞麵精密如蟬翼,卻能將硫煙隔絕在外。中間的染坊裡,匠人正用本土鬆脂替代佛郎機硫黃,與橡膠樹汁調配防蛀染料,青禾拿著驗硫片來回檢測:「硫含量必須低於三成,不然算次品!」楊宗慶的老婆李氏穿越於織機間,她設想的護腕上繡著《女戒》短句,袖口彆著微型驗硫片——橡膠樹經大明匠人改進後,樹皮汁液黏性晉升三成,護腕防護力較佛郎機原版加強兩倍。楊宗慶本人則在廠房角落與匠人低聲交換,手中的鬆煙墨暗碼本記錄著橡膠樹本土化蒔植數據,從泥土酸堿度到星象蒔植間距,皆源自尚工局十年培養經曆。

六月初三,佛郎機使者佩德羅到達都城,提出觀賞工器科舉。朱載鈞命在午門設「工器擂台」,考題是「用本土質料改進佛郎機火銃」。我方匠人用改進橡膠密封件處理火銃漏水——這類橡膠經朱瑢「星象蒔植法」培養,在硫含量7%的泥土中發展出的樹汁,天然抗熱抗腐。佛郎機工匠卻因相沿本土配方,橡膠墊遇熱熔化。佩德羅讚歎:「東方工器,竟以草木化奇異!」晚宴上,朱載鈞以蒸汽鐘報時掃興,鐘體刻著《擊壤歌》銘文。佩德羅指著鐘擺問:「此乃邪術?」朱厚照大笑:「非邪術,乃算珠與齒輪的同謀!」他命巧妃揭示拆分機,當齒輪轉動吐出打孔紙卷時,使者團中的數學家俄然落淚:「這與我們的差分機構思竟如此類似!」朱載鈞與朱厚照互換眼神,深知林夏條記中「佛郎機覬覦東方」的片段正在麵前上演——當年佛郎機以「交換」為名贈送橡膠樹種,現在卻試圖盜取改進後的蒔植技術。

工器二年夏,蒲月初七的順天府工器塾開學典禮上,朱載鈞戴著竹笠微服而至,見蒙童們正用稻芒校準木製拆分機模型。學童阿旺將耳朵貼在齒輪上,指尖輕叩便報出偏差:「卯位齒輪多兩齒!」講課匠人豎起大拇指,轉頭對穿儒衫的士族後輩說:「陸公子,該你用算珠查對數了。」講堂後牆,劉太後命人繪製的《工器十二聖》壁畫尚未完工,班昭與魯班並列,手中捧著防鉛護腕與墨鬥。朱載鈞摸了摸牆角的橡膠門墊——這門墊的質料來自正德二十年佛郎機人奉送的橡膠樹種,經尚工局匠人改進後,用廢護腕邊角料改製而成,踩上去軟而防滑。俄然聞聲窗彆傳來兒歌:「工器塾,門檻低,能持針,能握錘,女兒郎,男兒郎,都來學打齒輪飛!」人群中,楊慎宗子楊宗慶正幫手匠人調劑拆分機齒輪,他腰間的齒輪切口戒指隨行動輕晃,暴露《論語》句讀的刻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