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104章 吾道不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晨霧中,蒸汽鐘錶敲了四下。楊慎繫好繡著算盤紋樣的腰帶,火德星君袖珍像在胸前輕晃——內藏的鉛砂比重秤提示著他,信奉不過是秤桿,數據纔是秤砣。他輕撫算盤珠,想起青禾昨夜說的「珊瑚能濾硫,算盤能濾謠」,不由輕笑。當「工禾實證」的燈號在朝陽中升起時,他曉得,本日朝會的算盤之爭,將決定大明是走向星鬥,還是困於禮法的蛛網。

青禾為丈夫斟茶時,袖中滑落的《彈道默算表》暴露一角。楊慎拾起紙張,目光掃過老婆用珊瑚粉標註的彈道修改值:「巧了,我剛用《九章算術》推演出「仰角三分損益法」,與夫人的實測數據相差不過半寸。」他指尖輕叩算盤,珠子跳出「工器三號」火銃的改進參數,「明日朝會,可讓匠戶代表當庭演示算盤驗鉛,免得士族說我們故弄玄虛。」

楊慎撫過腰間的「守正」算盤玉佩——此物原為儒家玉佩,現在內藏鉛砂比重秤——安閒答道:「回太子,星君借匠人之手鑄火銃,借士人之腦算彈道,此乃「工器與天道共生」之理。」他翻開手中的《火器算術》,算盤珠主動歸位至「硫十四硝七十」的刻度,「就像這算盤,框為禮法,珠為數據,缺一不成。」

「楊大人屢言星君,」朱載鈞的聲音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清澈,卻決計壓得降落,「孤問你,客歲瓦剌犯邊時,但是星君持火銃禦敵?」

楊慎撥弄算盤演示「聽聲驗銅」公式,算珠撞擊聲與遠處蒸汽機的轟鳴構成獨特韻律:「銅鐵含鉛量,可通過敲擊頻次算得。臣已編《工器聲律譜》,將宮商角徵羽對應分歧金屬音色,今後匠人僅憑算盤就能校準。」朱載鈞重視到,算盤框上刻著「技近乎道」四字,恰是楊慎題給尚工局的匾額內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