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經濟那點事(財經郎眼08)_第23章 蒙牛的秘密(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郎鹹平:對,跟我們的牛奶是一樣的環境。

郎鹹平:當然能夠了,這個彆例也不是我們節目首創的,而是很多國度都在利用的體例,就是合作社的運營體例。丹麥是100%的合作社,愛爾蘭、日本是99%,新西蘭95%,美國事80%、剩下20%是大農場。甚麼意義?舉個例子來講,100個奶農搞一個奶牛合作社,然後他們本身去照顧奶牛,擠出牛奶,顛末一些加工再本身拿去賣。

郎鹹平:對,這個現在變得非常時髦。我的門生說,郎教員,我送你一些東西。我問甚麼,他說我送你一些米跟蔬菜,是我們家本身種的,還是澆大便的阿誰肥料,不是用化肥。

王牧笛:或者認一頭豬。

王牧笛:有人提出要進步國標,很多人還不肯意,為甚麼?他們以為這會侵害奶農的好處。蒙牛這件事情一出,“民族主義”情感高漲。比如有個叫大旗顏建國的,發了個微博特彆火,叫做“果斷庇護蒙牛”,在收集天下不脛而走。他說無良媒體圍攻,無數“水軍”出冇,煽動官方的非理性公眾,成果三鹿停業了,蒙牛危急了,最後誰贏了?是境外本錢贏了。是以,他號令從明天開端,每天買蒙牛,喝蒙牛,網友的批評是:蒙牛喝多了。那我就想就教傳授一個題目,我們能不能做到既打擊了這些無良企業,又庇護了這些散戶、奶農的好處?

品德決定產品,產品如品德。我們的深思就是,當這些無良企業的標準成了國度標準的時候,這些企業家的品德又能決定出產出甚麼好的產品呢?

閆肖鋒:以是合作社,它分歧於我們之前所謂的群眾公社,它是在一個新的市場體製下的創新。

王牧笛:傳授說的這條門路,叫結合起來闖市場,這個門路現在在中國具不具有實際可行性還不曉得,但起碼是一條門路。

郎鹹平:對,歸正就是一個鏈條,它們是這麼乾的。同時為了讓這些合作社能夠儲存,各國當局再給它們免稅和補助,有了免稅、補助的上風,再去和公司合作,即便跟蒙牛這類企業合作,也是處於無益職位的。當然,合作社之間也有合作,也就是說,你能夠製造壞牛奶,但你隻是此中一小部分,顛末消耗者查驗以後,你會被淘汰的。如果你加三聚氰胺,也隻是你一個合作社的事情,而不是說天下統統的合作社都受連累。這類體例能夠包管奶農的收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