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_五 郭嵩燾剖析利害,密謀對策,促使曾國藩墨絰出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曾氏攻訐鹹豐天子一事,見之於其鹹豐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所上的《敬呈聖德三端防備流弊疏》。該奏疏攻訐鹹豐天子辦事件於嚕囌而疏於弘遠、徒尚文飾而不講實效,厭薄恒俗而滋長驕貴等三大缺點。鹹豐天子於此疏大為不快,幾近通盤予以回絕。鹹豐帝的態度,見之於他親筆所寫的硃批:"曾國藩條陳一折,朕詳加批覽,意在陳善非難,防備流弊,雖陳腐欠通,意尚可取。朕自即位以來,凡大小臣工章奏,於國計民生用人行政諸大端有所補裨者,無不立見實施,即敷陳理道無益身心者,均著置擺佈,用備省覽。其或窒礙難行,亦有駁斥者,亦有明白宣諭者,欲求獻納之實,非徒沽納諫之名,豈遂以'無庸議'三字置之非論也?伊所奏,除廣西天時兵機已查辦外,餘或語涉過激,未能持平,或僅見偏端,拘執太過,念其意在進言,朕亦不加斥責。至所論人君一念自矜,必至喜諛惡直等語,非常切要。自維藐躬德薄,夙夜孜孜,時存檢身不及之念,若因一二過當之言不加節取,采取不廣,是即驕貴之萌。朕思為君之難,諸臣亦當思為臣之不易,交相谘儆,坐言起行,庶國度可收實效也。"曾國藩站在朝班中,想到國度經緯萬端,終究歸於天子一人。對年青的鹹豐帝,他充滿但願。皇上若能如許持續下去,端方聖躬,發奮圖強,則國事尚可為。想到這裡,他把早已籌辦好的幾點定見重新清理一下,從步隊中走出來,跪下奏道:"臣聞美德地點,常有一近似者為之混合,若對此辨之不早,則流弊不成勝防。臣竊觀皇上生安之美德,約有三端,而三端之近似,亦各有流弊,不成不防備其漸,請為我皇上陳之。"兩班文武聽到這裡,嚇得一聲不敢吭。這曾國藩明天變成了虎膽豹心,竟然敢說皇上的不是!有人偷眼看了下天子。但見"正大光亮"匾下那位年方二十、瘦瘦精精的天子正在聽著。或許是曾國藩的湘鄉官話不大輕易聽得懂的原因,天子的臉上並無任何神采。在曾國藩略為停頓的當兒,鹹豐帝嘴角微微一動,說:"卿儘管說下去。"曾國藩漸漸地一字一句地說:"臣每觀皇上祭奠肅雍,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