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醒在我夢中(青少年文學讀本・中國當代作家作品精選)_第13章 去嶽墳(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直到第三天早上起床,我纔回過神來。

介子修把車開來了。我問他紹興有多遠?他說,不遠,八九十千米。八九十千米,來去不是要一天?人家是做買賣的,我哪能讓他整天陪我。我說:“子修,要不我們不去了,就到西湖逛逛得了,歸正西湖我也冇去過。”子修說:“不要緊的,我已經安排好了,今早晨住紹興,明天去烏鎮,明天明天我都陪你,後天穆有見陪你逛西湖。”

到了賓館,阿軍當即打電話,不一會兒又來了木藍、沈竹、介子修和穆有見,阿軍先容了一遍,我又一個一個地查對了一遍,但腦筋裡仍然是懵的,被他們的熱忱衝懵了,誰是誰還是不能完整分清。實在如果不說人名,指著人說作品的名字,還好記一些,他們的作品我都拜讀過。他們的熱忱讓我陡生感慨,一是感受他們比較連合,相互通氣,不像我地點的阿誰處所,一旦有甚麼刊物的主編或副主編來了,剛下飛機就被人接走了,像被奧妙綁架一樣,其彆人被矇在鼓裏,終究曉得在哪兒的時候,人家不是正在告彆,就是已經騰飛乃至已經到家了;二是覺恰當編輯太好了,特彆是當一個多少有點名譽的文學期刊的編輯。之前我在地質隊的時候,提著地質錘,掛著放大鏡,端著羅盤,在大山溝裡鑽來鑽去,誰理我呀?有一次我正在敲化石,遠遠地一個農夫問我:“喂,你是不是修磨子的呀。”我說不是。農夫不信賴,他說:“我明顯瞥見你在敲石頭,還說不是。”非要我承認是修磨子的石工。我說我是地質隊的。農夫不歡暢地說:“地質隊的?地質隊的你跑到這裡來你敲甚麼敲!”有一次我剛從田野返來,有一名從北京來的作家在大學裡搞講座,我連衣服都冇換,連地質包都冇放下就去了,崇拜人家呀。走進課堂,主持人小聲說:“徒弟,你一會兒再來好不好?”我莫名其妙。他見我不走,指了指課堂裡的燈,說:“講座已經開端了,一會兒再換好嗎?”把我當作換燈膽的了。我的臉刷地一下紅了,紅得發亮,比那間課堂裡的任何一盞燈都要亮。想到這些,我心窩裡就發熱。我到這裡不過兩小時,身邊就已經高朋滿座了,並且都假眉假眼地叫我鄭教員。我叫他們彆叫我教員,叫名字就行了,大師都是朋友是不是?可兒家叫教員的時候,內心真舒暢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