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_第3章 孫劉聯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更首要的是,他還帶來一個首要的資訊,那就是劉備並未全軍淹冇,荊州也並未全數淪亡。隻要兩邊同心合力,克服曹操絕無題目。曹操兵敗,必然撤回北方。當時,中原、江東與荊州的鼎足之勢便能夠構成了。

那麼,孫權的態度又如何?

與孫策同年的周瑜,是跟孫策一起長大,厥後也親如兄弟的戰友,江東基業就是他們共同打下來的。他們還彆離娶了聞名遐邇的美女大喬和小喬,成為疆場和情場同時對勁的少年豪傑,時年二十四歲,人稱孫郎和周郎。

劉表病故後,政治上極其敏感的魯肅當即認識到此事的首要性,便以記唸的名義出使荊州。走到江陵得知劉琮投降的動靜,又當即北上與劉備相會於當陽長阪。

可惜曹操的設法完整落空。孫權冇被嚇著,反倒與劉備結合,一把火把他燒得焦頭爛額。劉表固然死了,劉備卻強大起來。江陵固然到手,卻又丟了,即是冇有。曹操獲得的,隻要襄陽。但是,江陵仍然在對方手裡,他的腳步卻再也不能邁太長江。

這就幾近是等著捱打。

背景:官渡之戰袁曹勝負未分。

當然,如果荊州的州牧是曹操或袁紹,事情或許另當彆論,可惜劉表胸無弘願。袁紹向他求援,他滿口承諾卻按兵不動。厥後曹操征烏丸,劉備勸他攻擊許都,他也隻當耳邊風,難怪曹操說他是“自守之賊”。[2]

但不管如何說,吳軍總算解纜了。他們以周瑜和程普為正副總批示(擺佈督),魯肅為參謀長(讚軍校尉),駕著戰船鼓起帆船,浩浩大盪開往樊口。

因而孫權感喟說:他們的群情非常讓人絕望,隻要愛卿與我設法不異,這是上天以愛卿賜我啊!

劉琮投降,曹操的雄師便如入無人之境。劉琮這纔派人去奉告劉備。劉備聞訊大驚,拔出刀對來人說:明天就是宰了你也不解恨,隻是不想弄臟了我的刀![7]

因而諸葛亮說: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隻要魯肅一言不發。

這就是赤壁之戰的餘波。

實際上週瑜對戰局的判定也跟諸葛亮完整分歧,他乃至還指出了曹操此次出征的四大弊端:本土不安,後患未除,冒然南下,此其一;放棄鞍馬,利用艦船,舍長就短,此其二;寒冬臘月,馬無草料,給養不敷,此其三;勞師遠征,水土不平,必生疾病,此其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