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_第3章 孫劉聯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琮投降,曹操的雄師便如入無人之境。劉琮這纔派人去奉告劉備。劉備聞訊大驚,拔出刀對來人說:明天就是宰了你也不解恨,隻是不想弄臟了我的刀![7]

與魯肅說話以後,孫權訪問了諸葛亮。[25]

至此,長江一線三州的歸屬完整竄改。本來的三個宗室州牧劉繇、劉表和劉焉父子前後淡出江湖,南邊成了孫權和劉備兩雄師閥的舞台。

局勢判定:短時候內毀滅冇法曹操。劉備與曹操敵對,能夠結為盟友。如果劉備有異心就見機行事。

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揚州牧劉繇,豫州牧劉備,這就是東漢末年的五位宗室州牧。不過劉虞並未參與逐鹿,劉備則徒有浮名(豫州不是他的)。值得重視的,便隻要長江一線三個州。

因而劉備開誠佈公: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自不量力,一心想要蔓延公理於天下。何如智術淺短連遭波折,隻剩下壯心未已,先生以為計將安出?

魯肅算清了政治賬,諸葛亮算清了聯盟賬,周瑜算清了軍事賬,孫權內心篤定,這才亮出底牌:老賊早就想廢漢自主,隻不過顧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和我。現在群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這話出色!大要上看,諸葛亮不過描述結局勢,回顧了汗青,但三言兩語當中卻埋冇玄機。比方說,不管已毀滅的袁紹、袁術、呂布,仍盤據的劉璋、張魯、馬超,都隻字不提,彷彿並起逐鹿的隻要三家。

不過這事也就到此為止,諸葛亮又回到了隆中。他真正成為劉備的得力助手,應當是在司馬徽和徐庶死力保舉以後。即便如此,劉備也仍未高度正視。

獻策時候:公元207年

這是漢靈帝中平五年(188)的事。當時為了對於黃巾叛逆,朝廷接管劉焉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並加大其權力,派朝廷重臣和皇室疏宗擔負。擔負州牧的宗室前後有五個,彆的兩個是幽州牧劉虞和豫州牧劉備。

孫權躊躇,是因為有一筆賬不太好算:不幫劉備,荊州就是曹操的;幫忙劉備,荊州就是劉備的。兩個都不幫,荊州仍然不成能變成本身的,弄不好那烽火反倒會燒到家門口來。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這實在不好決策。

話說到這個份上,聯盟應當已經達成。但是孫權仍然按兵不動,因為他在等候一小我的到來。

建安十二年,曹操安定了北方。洞悉情勢的諸葛亮料定下一個進犯目標必是荊州,也清楚劉表不成依靠,能救荊州的隻要劉備,便從隆中去見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