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風_第四十五章永遠的飛鷹-四大金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993年,92歲高齡的張學良為這位東北同親、當年的熟行下題詞:“東北飛鷹,空軍戰魂”。

固然四大金剛的威名,讓無數小鬼子膽怯,但他們的英勇,竄改不了,當時的中國空軍隻要300餘架能作戰的飛機。300餘名飛翔員。也就說,喪失了飛機一架,還能化重金,千方百計地從蘇聯、美國弄到,喪失一名飛翔員,就像是挖了本身身上的一塊肉啊。據最新統計,光保衛南京的空戰,就喪失了中國13名飛鷹,此中最新列入的一名準尉飛翔員,才方纔試飛,就插手了戰役,再打下一架敵機後,壯烈就義。本來的記錄中隻要12人冇有他,直到2013年記念南京大搏鬥死難同胞76週年的前夕,人們才找到了有關他的記錄。

金剛之一樂以琴,1915出世於四川蘆山縣,抗戰期間中國空軍裡聞名的抗日豪傑。1932年考取中心航校,被編入杭州筧橋空軍第三期。1934年12月從航校畢業後被安排到空軍第八大隊,後調回中心航校任教官。1936年調任空軍第四大隊二十二分隊分隊長。

1937年插手淞滬疆場,從8月14日到8月21日,一人創下了擊落敵機8架的記載,被譽為“江南大地之鋼盔”。1937年12月,在與日軍空戰中,其座機被敵擊中。跳傘時,為避日軍射擊,張傘過遲,壯烈就義。時年僅22歲。百姓當局追認其為義士。

當時的中國的空軍不但需求這“四大金剛”,還需求“108羅漢”,需求更多的能飛善戰的羅漢,才氣保住中國――當時這個在百姓黨統治下已千瘡百孔的舊廟。藍天會記著這些雄鷹的名字,有一部影視劇的名字叫做《遠去的飛鷹》。但從“四大金剛”在抗戰中所做的進獻來看,他們是中國上空永久翱翔著的雄鷹。

在抗戰初期的空戰中,曾前後擊落敵機8架,戰績光輝。曾被百姓當局授予二級雲麾勳章。在武漢保衛戰中,僅其1人即擊落敵機3架,英勇非常。苦戰中不幸被日寇擊中,壯烈就義,時年24歲。

1937年11月,高誌航受命赴蘭州領受蘇聯援華的戰機。按照號令他率援助的戰機飛至周家口。因氣候卑劣,留原地待命。11月21日,周家口機場接到陳述,有11架日機向該機場飛來。他當即命令作戰,但是此光陰軍戰機已飛至機場上空,在日機的爬升轟炸下高誌航登上座機,剛進入機艙既被早有籌辦的日軍戰機投下的炮彈炸中而就義,時年30歲。同時就義的另有第四航空大隊軍器長馮乾卿、到機場送飯的夥伕郭萬泰等六人。捐軀時,高誌航的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把持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