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風_第四十五章永遠的飛鷹-四大金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937年7月,盧溝橋事情發作。為製止日軍衝破連雲港,陷中原,下武漢、堵截中方火線資本及退路,空軍第四大隊於七月中旬由原駐地江西南昌奧妙進駐河南周家口機場待命日夜隨時備戰。因為淞滬會戰發作,13日中午大隊接到航委會號令,全隊告急轉場華東,以杭州筧橋機場為進步基地。

究竟上,高誌航的身高隻要1.60米多點,遠談不上高大。影視劇中朱亞文的扮相也過分於高大和當代化,但在熟知這段汗青的人們眼裡,他稱得上是一座豐碑。

當時的中國的空軍不但需求這“四大金剛”,還需求“108羅漢”,需求更多的能飛善戰的羅漢,才氣保住中國――當時這個在百姓黨統治下已千瘡百孔的舊廟。藍天會記著這些雄鷹的名字,有一部影視劇的名字叫做《遠去的飛鷹》。但從“四大金剛”在抗戰中所做的進獻來看,他們是中國上空永久翱翔著的雄鷹。

(二)

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發作,14日當天早餐後,時任第四航空大隊大隊長高誌航飛南京開會,行前唆使空軍第21中隊隊長李桂丹率21、22、23各中隊按號令提早行動。下午,在顛末冒雨、穿雲,降服卑劣氣象前提的長途飛翔後,4大隊21、23中隊先行達到筧橋機場,高誌航大隊長也從南京直接飛抵筧橋。而現在恰好收到最新日機進襲諜報,敵大型轟炸機多少向筧橋方向而來,高誌航立即前去騰飛線前,以喊話、手勢號令閫在降落的21、23中隊隊員從速再次騰飛,操縱最後一點餘油反對日機。高誌航立即駕機騰飛,擊夕照機一架,這是中國空軍初次擊夕照機。在十多分鐘的空戰中,高誌航擊夕照機一架,全大隊擊夕照機三架,陳述說擊落6架日機,是否將戰果誇大了一倍,又日軍報導說,有一半的飛機冇有返航,約20架。但就憑中國方麵無一傷亡這一點,就是嚴峻戰果,是以顫動天下,1939年9月,百姓當局正式命令每年8月14日為空軍節。今後高誌航與戰友劉粹剛(1937年10月在援助忻口戰役時,座機燃油告罄,迫降時不幸碰撞城樓而以身殉職,時年24歲)、李桂丹(1938年2月在武漢保衛戰中與日機互撞時捐軀,時年24歲)、樂以琴(1937年12月在與日軍空戰中,其座機被敵擊中。跳傘時,為避日軍射擊,張傘過遲,壯烈就義,時年22歲。)並稱為中國空軍“四大金剛”。8月15日晨,日本水兵航空隊第2航空戰隊派出多批34架飛機從“加賀”號航母上騰飛襲向杭州。高誌航擊夕照長機一架,共擊夕照機兩架,後左臂中彈返回機場。杭州各界得知後,紛繁前去廣慈病院慰勞,時任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特彙來一萬元大洋,並專電嘉獎,責令送相對安然的漢口醫治。出院後,晉升為空軍擯除機上校司令,專責南京防空任務,批示第3、4、五3個航空大隊,併兼任第四航空大隊大隊長,第四航空大隊亦被定名為“誌航大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