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邊之弩易避,而恩裡之戈難防;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涉世者
從靜中觀物動,向閒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興趣;遇忙處會偷閒,處鬨
望重縉紳,怎似寒微之頌德。朋來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纔是了手工夫。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奪目而外渾
倚高才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麵前恐有照膽之鏡。
不患其不慎重,常患以慎重而成畏縮,故當振其惰氣。
媚悅取容。
膻穢則蠅蚋叢嘬,芳馨則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隻是元
從熱烈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打掃無窮殺機;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情腸
,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故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無事常如有事時,防備才氣夠彌不測之變;有事常如無事時,平靜方能夠消
心體澄徹,常在明鏡止水當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戰役,賞在麗日
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的,乃至暴客之彎弓。
之才乾,則能夠防備不測之事情。
士。
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
酷烈之禍,多起於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於纖細之事。故語雲:“大家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奮迅,常患畚迅而成鹵莽,故當抑其躁心;老成的人,
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介入之慾。
,自培植很多買賣。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天然無事,若滿月
於前。
伺察覺得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覺得速者,多因速率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楊修之軀見殺於曹操,以露己之長也;韋誕之墓見伐於鐘繇,以秘己之美也
傾半瓢之粟,以濟饑餓之人;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
。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雪忿不若忍恥為高。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若
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權宜法也。
舌存常見齒亡,剛烈終不堪荏弱;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
解鬥者助之以威,則肝火自平;懲貪者濟之以欲,則利心反淡。所謂因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