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女生呀呀嘿_梅花 花幽獨,人幽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是時,李清照麵前的梅花,彷彿成了烘托她孤單如玉的意象。那一把悵悵的瘦骨。始終冰雪縈懷,在離離疏枝上,綻放著,淒然著……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光陰展轉,南宋滅亡後,有盜墓賊掘開林逋宅兆,陪葬竟隻要一隻端硯和一枚玉簪。端硯乃是林逋生前自用之物,而那隻傳奇的玉簪呢?清楚是女子金飾,又如此讓他存亡相戀。會是何人統統,又有何種來源?這不免給先人留下了一個難明的疑問。

茫茫山間,無雪可踏。坐在青石上,聞著花香,看橘子洲橫臥瀟湘,民居裡生起藍柴煙,心是欣然的,亦是疏闊的。

附:

林逋不但善詩,還工行草。他的書法,瘦挺清勁又輕巧若飛,像他的詩作,孤峭浹澹,極具風節。黃庭堅稱之為“高勝絕人”,觀其字,有不藥而癒,不食而飽之服從。我在網上尋得一張,隔屏而看,仍然有森遠絢麗的甘冽之意入心,如飛泉盤曲破壁,鋒芒亦和緩,亦淩厲,隔著氛圍與目光,和順地劈翠穿雲,紙上生香。

是誰在吹《梅花三弄》,驚破了春情?

那年在嶽麓山腳看梅花。是個暖春,太陽出奇的好。山腳邊,溪流潺潺彙入小池。有風來,泛動春如線,花影動春枝。幾樹梅花,留下古意盎然的倒影。我圍著梅樹,大要不動波瀾,內心倒是起伏不已,久彆相逢一樣的驚。聞那花香,像幻覺裹身,久久不肯褪去。

亦有人言,林逋“梅妻鶴子”的本相,實際上並非全因其脾氣而至。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銷魂。

《梅花三弄》又稱《三弄梅花》。《金瓶梅》中寫“三弄梅花”的曲子,是“端的有裂石流雲之響”,一曲三疊,大聲弄,低聲弄,遊聲弄。美得淒惶,亦美得扯破。怎不驚煞心神?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冇小我堪寄。

隻餘寥落,隻餘孤寂,隻餘疏離。

到了清朝,顧貞觀給納蘭容若寄信,寫到江南梅,落筆便是:一片冷香唯有夢,非常清臒更無詩。

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著花為亨,結實為利,成熟為貞。

關於林逋,有一個“梅妻鶴子”的傳說。

君淚盈,妾淚盈。羅攜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己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