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文
答:你的問也越來越少了。
答:甚麼叫科學?不是正信的都是科學。正信隻要得道之人才做獲得,剛修之人都能夠叫做科學。參話頭、拜佛像、灌頂都能夠算是“借假修真”,如果你已證得,還需求修嗎?但密教的教派儀軌、上師崇拜等體例是為了加強你對法對師的依靠感,是將你的心歸一的體例,合適即心即佛的事理。就是在戒律上,本地佛教也與藏傳佛教有辨彆,本地有“菩薩戒”、“比丘戒”乃至“百丈清規”,西藏有“三味耶戒”,但非論是哪種戒律,都起碼要達到兩個目標地:一是與社會相適應,二是通過束縛身、口、意達到製心一處的目標。
答:一是與西藏社會的傳統有關,藏傳佛教是在拋棄苯教中產生的,不成製止地在佛教造像中遭到苯都鬼神形像的影響。二是與西藏群眾的需求相適應,在本地發財的農耕文明中,我們崇拜的是品德崇高的柔嫩的菩薩。在西藏卑劣的天然環境中,克服天然、保持人類儲存的力量型選手就更受人歡迎。
問:淨土宗與其他宗派有何共同點?
問:我是學習當代科學的,對於物質天下,佛教是如何解釋的?
問:真有天界和天國嗎?
比如,顯教露台宗有一個數出入息的法門,就與密教中修氣脈的呼吸體例是一樣的,但他們修身修息的目標,是要通過修習身來培養強大的心靈力量,達到修心的目標。顯密二教的實際根本實在都是從佛教典範中來的,你所根據的典範分歧,你修行的體例就不一樣,但目標是一樣的。
答:實在統統佛法共同的處所都是:心便是佛。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如果拿淨土宗與密教比較,你能夠把佛號當作咒語,持咒成道。如果拿唸佛與參禪比較,你要曉得它們的共同要求是:一心穩定、連綴不斷、打成一遍。用淨土宗的話說,就是:“一念萬年、萬年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