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_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道無形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問:我想曉得詳細的答案?

答:大抵是如許的。虛老衲人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在雲南大理修寺廟時,有一個流浪的中年農夫投奔寺廟,想當和尚,因為他不識字,廟裡冇法收他。他向虛老討情:我是一個憂?的人,本來家裡的地冇有了,現在冇法儲存,就想到廟裡找個飯吃。虛老承諾給他在廟邊山坡上種菜,除了給廟裡交一些蔬菜,還能夠本身吃。厥後,他老婆及孃家人也來投奔他來了,在虛老的體貼下,廟裡也同意他們留下。有一次,他找到虛老想學佛。虛老看他不識字,冇法唸佛聽法,就教他一個“一心唸佛”的法門,他得法後,除了睡覺用飯,乾甚麼事都在唸佛。厥後,虛老看他差未幾了,就叫他出去遊方。過了幾年後,虛老在昆明修廟,他又找來了,虛老問他,參方參得如何樣,他答覆,不過如此。他說:傳聞師父在此修廟,我趕來幫手,我彆的冇有,有把子力量,也好靠近師父。廟子快修好時,有天早晨,他一人來到虛老房間,流著淚說:師父,我要走了,不曉得我走後,誰來奉侍師父。虛老明白他的意義,叫他放心腸走,師父另有任務未了,彆擔憂。當天早晨,他一小我抱著一捆桔杆,跑到後山上撲滅了。當時,四周人看到大火沖天,紛繁跑上山去看,等虛老上去時,發明,桔杆已成灰,而他衣帶宛然、麵色仍舊。虛老當即讓和尚們圍定一圈庇護現場,厥後,來了很多雲南的名流記者,紛繁拍照報導,當時虛老衝動地說:你是我門徒,但修得比我還好!當虛老給他唸完法語、敲磬後,他身軀轟然傾圮,全數成灰。此事有當時記者作證,見於虛老法語記錄應無所住。

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問:佛教所說的因果,給我的感受就是,人是不自在的,完整受因果節製,那麼,學不學佛又有甚麼辨彆呢?

答:佛的到達實在就是心的到達,要讓你瞭解心的到達,我能夠簡樸以力的到達來加以描述。在量子天下中,兩個膠葛的量子之間的膠葛反應速率是超越光速的,這類膠葛的聯絡機理是甚麼?如果你把它設想成一種力,那麼便能夠瞭解了。力不是物質,但必須通過物質反應出來,力的本質是空,而心的本質也是空,以是,心有刹時到達的能夠。

答:實在統統佛法共同的處所都是:心便是佛。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如果拿淨土宗與密教比較,你能夠把佛號當作咒語,持咒成道。如果拿唸佛與參禪比較,你要曉得它們的共同要求是:一心穩定、連綴不斷、打成一遍。用淨土宗的話說,就是:“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