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山藥簍裡的腰膝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些山藥蛋是霜降前摘下的‘胎薯’,”他將小塊莖投入紅泥小爐,炭火舔過表皮時騰起細煙,焦香裡混著如有若無的土腥,“稟著母體未散的土氣,燒成炭後更得收斂之性。”待燒成墨玉般的炭粒,研粉後調入核桃油——新榨的核桃油泛著虎魄光,與炭粉相遇的刹時,竟凝成淺褐色的膏體,大要閃現出精密的龜裂紋,好似老夫腰間即將癒合的血痕紋理。

藥藤的殘葉落在炭爐裡,收回“劈啪”輕響,火星濺在青石板上,與肉桂粉的油痕相遇,竟燒出個“命”字的雛形。葉承天清算藥具時,發明山藥藤的卷鬚在老夫後腰留下的陳跡,與肉桂年輪的走向完整符合——前者疏浚督脈,後者溫養命門,恰如藤與樹的共生,在人體上完成了一場草木與臟腑的對話。窗外的積雪開端熔化,水滴順著鬆針滴落,打在藥罐邊沿,收回“叮咚”清響,應和著老夫逐步均勻的呼吸,恍若腎水與命火在體內奏響的和解之音。

走出醫館時,晨光已將藥園的老鬆染成金綠,老夫回望,見葉承天的身影在門內剪影中,正對著案頭的杜仲圖譜勾畫甚麼。竹簍裡的幼苗俄然被山風掀動,樹皮的裂紋在陽光下一閃,竟與醫館牆上的腰脊經絡圖堆疊。他俄然曉得,醫者留下的何止是一株幼苗,更是在山藥地頭種下了一個會發展的藥方——待來年立冬,杜仲的樹皮會替他擋住北風,重生的枝條會在岩縫間織就護腰的網,而那些曾讓他疼痛的裂紋,終將成為草木與人體共振的暗碼,在每一個寒來暑往的時節,冷靜訴說著治癒的故事。

老夫望著調至半透明的藥糊,發明肉桂粉在山藥黏液中主動聚成旋渦,中間凸起處剛好對著臍眼,恍若微型的命門火池。葉承天將藥糊敷在神闕穴,指尖按揉時,糊體裡的肉桂油滲入皮膚,帶出精密的熱感,與後腰山藥藤劃過的溫涼構成奇妙的陰陽共振。醫館的炭爐此時爆出火星,將兩人的影子投在牆上,藤蔓的影子與督脈圖重合,肉桂的光斑落在神闕穴,好似六合用光影在人體上重繪了一幅脾腎同治的丹道圖。

(指尖劃過山藥表皮的菱形紋路,葉承天的指腹在冷硬的皮層上留下淡淡指紋,那些棱形凸起的紋理在陽光下折射出寒光,竟與遠處溪澗裡初結的冰棱有著不異的多少弧度。他俄然從竹簍裡取出半塊太行附子,將其深褐色的不法則塊根與山藥的菱形表皮並置——一者如燃燒的火核,一者似冰封的玉匣,恰在掌心構成了“陰中求陽”的活體卦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