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設想的這款飛龍汽車,雖是豪華設想,但發賣工具卻還是是中產階層和富人群體。在當下期間貨幣兌換比例為1英鎊=4.8美圓=6兩白銀。訂價為1200美圓的飛龍轎車,換算成英鎊就是250英鎊,而換算成白銀也就是1500兩。遵循當下美國的人為標準,一輛售價為1200美圓的飛龍汽車,乃是一個淺顯美國工人3至5年的薪水總和,故而既算不得便宜也算不得太貴,美國的中產階層大略也是能夠買得起的。張林之以是會把美國人選為飛龍汽車的首批發賣工具,就是因為看到了美國那龐大且尚未開辟的汽車市場。而張林的目標,就是要把美國人的錢大把大把地裝進本身的口袋。
一起上有驚無險,在3月23日下午,張家巡展車隊終究到達了美國權力中間――華盛頓。
外型富麗且機能不俗的飛龍汽車,在展出後的第一天,當即就有很多富商提出要出高價采辦。如此環境,這是張林所冇有預感到的。遵循張林本來的猜想,這50輛飛龍汽車如何也得在跑完美國四城以後纔會呈現被人瘋搶的環境。可未曾想,暴露廬山真貌的飛龍汽車隻是在芝加哥的廣場大道上跑了幾個來回,當即就呈現了被美國富人瘋搶的環境。麵對此等環境,奪目的詹姆士決定反對張林之前的發起,而挑選直接在芝加哥以拍賣的情勢出售五輛飛龍汽車。五輛飛龍轎車的出售,使得張家飛龍號激發的狂暴以一個更加放肆的姿勢持續囊括環球,同時也使得五名美國富商的名字被免費登載在了報紙頭條訊息中。作為第一至第五個采辦飛龍汽車的人,這五個美國富商就應當被期間所記著。
四月下旬,500輛飛龍汽車被運往了美國舊金山,飛龍號蒸汽汽車開端正式進入美國市場。500輛飛龍汽車投放到美國市場以後,當即就被搶售一空。而與此同時,英法德等國向張林投來了大筆的汽車訂單,很多本國販子更是向張林申請著飛龍品牌的代理髮賣權。訂單太多,汽車產能太小,這是飛龍汽車廠目前不太好調和的一個衝突。即便是汽車製造已經采取了流水線式出產形式,但現現在旗下工人有著兩千多的飛龍汽車廠月產汽車數量僅為五百高低。為了調和這類衝突,張林曾想過貶價,但一想到飛龍汽車本錢不過200美金(摺合後代21世紀的6萬多群眾幣),他也就放棄了貶價這一設法。為了撈錢,為了大把大把地撈錢,張林挑選了彆的一種體例――他決定馬力全開,開端加大工廠的擴招速率和擴建範圍,以大幅度進步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