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香山坳:即今澳門。
凡風從橫來,名曰搶風。順水行舟則掛篷,“之”、“玄”遊走,或一搶向東,止寸平過,乃至卻退數十丈。未及岸時,捩舵轉篷,一搶向西,假貸水力兼帶風力軋下,則瞬息十餘裡。或湖程度而不流者亦可緩軋。若下水舟則一步不成行也。凡船性隨水,若草從風,故製舵障水使不定向流,舵板一轉,一泓從之。
凡舵尺寸,與船腹切齊。其長一寸,則遇淺之時船腹已過,其梢尼舵使膠住,設風狂力勁,則寸木難堪不成言。舵短一寸則轉運力怯,轉頭不捷。凡舵力昕障水,呼應及船頭而止,其腹底之下儼若一派急逆流,故船頭不約而正,其機妙不成言。舵上所操柄,名曰關門棒,欲船北則南向捩轉,欲船南則北向捩轉。船身太長而風力橫勁,舵力不甚應手,則急下一偏披水板以抵其勢。凡舵用直木一根(糧船用者圍三尺,長丈餘)為身,上截衡受棒,下截界開銜口,納板此中如斧形,鐵釘固拴以障水。梢後隆起處,亦名曰舵樓。
梢尼:船尾的阻力。
⑩甕橋:拱橋。
舵的尺寸,其下端要同船底平齊。如果舵比船底長出一寸,那麼當碰到水淺時,船底已經通過了,而船尾的舵卻被卡住了,如果風力很大的話,這一寸木帶來的費事也就難以描述了;反之,如果舵比船底短了一寸,那麼舵的運轉力就會太小,船身轉動也就不敷工緻。由舵板所擋住的水,呼應地流到船頭為止,此時船底下的水,彷彿一股急逆流,以是船頭就能自但是然地轉到必然方向,這真是非常奇妙。
舟
⑨過前二位:繞過兩梁。
凡舟古名百千,今名亦百千,或以形名(如海鰍、江鯿、山梭之類),或以量名(載物之數),或以質名(各色木料),不成殫述①。遊海濱者得見洋船,居江湄②者得見漕舫。若局趣③山國當中,老死平原之地,所見者一葉扁舟、截流亂筏罷了。粗載數舟軌製,其他可例推雲。
④篤泥:今印度尼西亞的加裡曼丹。
凡京師為軍民集區,萬國水運以供儲,漕舫所由興也。元朝混一①,以燕京為多數。南邊運道由姑蘇劉家港、海門黃連沙開洋②,直抵天津,軌製用遮洋船。永樂間因③之。以風濤多險,後改漕運。平江伯陳某始造平底淺船,則今糧船之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