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燒砒時,立者必於上風十餘丈外,下風所近,草木皆死,燒砒之人經兩載即改徙,不然鬚髮儘落。此物生人食過分厘立死。然每歲千萬款項速售不滯者,以晉地菽、麥必用拌種,且驅田中黃鼠害。寧、紹郡⑥稻田必用蘸秧根,則歉收也。不然,火藥與染銅需用能多少哉!
③石得燔而勝利:石頭被火燒以後而各成其服從。
砒有紅、白兩種,各因所出原石色燒成。凡燒砒,下鞠③土窯,納石其上,上砌曲突④,以鐵釜倒懸覆突口。其下灼炭舉火。其煙氣從曲突內熏貼釜上。度其已貼一層,厚結寸許,下複熄火。待前煙冷定,又舉次火,熏貼如前。一釜以內數層已滿,然後提下,毀釜而取砒。故今砒底有鐵沙,即破釜滓也。凡白砒止此一法。紅砒則分金爐內銀銅腦氣有閃成⑤者。
凡燒硫黃,石與煤礦石同形。掘取其石,用煤炭餅包裹叢架,外築土作爐。炭與石皆載千斤於內,爐上用燒硫舊滓袒護,中頂隆起,透一圓孔此中。火力到時,孔內透出黃焰金光。先教陶家燒一缽盂,其盂當中隆起,邊弦捲成魚袋樣,覆於孔上。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黃光飛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飛,則化成汁液靠著盂底,其液流入弦袋當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則固結而成硫黃矣。
【原文】
②染家:染布作坊。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成質以後,入水長時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牆,窒隙防淫①,是必由之。百裡表裡,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為上,黃白次之。石必掩土內二三尺,掘取受燔,土麵見風者不消。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十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每煤餅一層,壘石一層,鋪薪其底,灼火燔之。最好者曰礦灰,最惡者曰窯滓灰。火力到後,燒酥石性,置於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閉幕。
蠣灰
凡是石灰都是由石灰石顛末烈火煆燒而成的。石灰一旦成形以後,即便碰到水也永久不會變壞。多少船隻,多少牆壁,凡是需求填隙防水的,必然要用到它。周遭百裡之間,必然會有可供煆燒石灰的石頭。這類石灰石以青色的為最好,黃紅色的則差些。石灰石普通埋在地下二三尺,能夠挖取停止煆燒,但大要已經風化的石灰石就不能用了。煆燒石灰的燃料,用煤的約占非常之九,用柴火或者炭的約占非常之一。先把煤摻雜泥做成煤餅,然後一層煤餅一層石相間著堆砌,底下鋪柴引燃煆燒。質量最好的叫做礦灰,最差的叫做窯滓灰。火候足後,石頭就會變脆。放在氛圍中會漸漸風化成粉末。焦急用的時候灑下水,也會主動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