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京用薏米為首要質料製作酒麴後再釀造薏酒,浙江的寧波和紹興則用綠豆為料製作酒麴後再釀造豆酒。這兩種酒都被列為名酒(《酒經》一書有所記錄)。
【譯文】
【原文】
①沉吟《商頌》《周雅》之間:《詩》有《商頌》及大小《雅》,此中多有觸及喝酒或以酒祭神的詩句。
②曲糵(niè):即今之酒麴。
③《酒經》:宋人朱翼中著。此處當指另一書。
凡曲飯入盤,每盤約載五升。其屋室宜高大,防瓦上暑氣侵逼。室麵宜向南,防西曬。一個時中翻拌約三次。候視者七日當中,即坐臥盤架之下,眠不敢安,中宵數起。其初時烏黑色,經一二日成至玄色。黑轉褐,褐轉赭,赭轉紅,紅極複轉微黃。目睹風中變幻,名曰生黃曲,則其價與入物之力④皆倍於凡曲也。凡玄色轉褐,褐轉紅,皆過水一度。紅則不複入水。
④入物之力:在出產中投入的力量。
④疵(cī)藥:有雜菌的曲糵。
【註釋】
造麵曲用白麪五斤、黃豆五升,以蓼汁煮爛,再用辣蓼末五兩、杏仁泥十兩,和踏成餅,楮葉包懸,與稻秸罨黃,法亦同前。其用糯米粉與天然蓼汁溲和成餅,生黃收用者,罨法與光陰亦無分歧也。其入諸般君臣②與草藥,少者數味,多者百味,則各土各法,亦不成殫述。
【註釋】
③風力為政,水火無功:以風乾為主,不再用水火加工了。
④眉壽介:《詩.豳風.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介:助也。眉壽:人至高壽則眉長,故曰眉壽。
近代燕京,則以薏苡仁為君,入曲造薏酒。浙中寧、紹則以綠豆為君,入曲造豆酒。二酒頗擅天下佳雄(彆載《酒經》③)。
製作酒麴時,如果生黃不敷,把守不勤,洗抹得不潔淨,都會出岔子。幾粒壞的酒麴等閒地就能廢弛人們上百斤的糧食。以是,賣酒麴的人必必要取信譽、重名譽,如許纔不會對不起釀酒的人。河北、山東一帶釀造黃酒用的酒麴,大部分都是在江蘇淮安造好後用車船運去發賣的。南邊釀造紅酒所用的酒麴跟淮安造的不異,都叫做大麴。但淮安賣的酒麴是打成磚塊狀,而南邊的酒麴則是做成餅團狀。製作酒麴,加進辣蓼粉末以便於通風透氣,用稻米或麥子作為根基質料,還必須插手已製成酒麴的酒糟作為媒介。這類酒糟不清楚是從哪個年代開端傳播下來的,就像燒礬必須利用舊礬滓來袒護爐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