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花(至藍色,詳《彰施》卷)。
②注玄尚白:典出《漢書.揚雄傳》:“雄方草《太玄》,用以自守(潔身自好),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號曰《解嘲》。”此處竄改原意,是在白紙上寫黑字的意義。
次等硃砂,如果整條礦坑都是質地較嫩而色彩泛白的,就不消來研磨做硃砂,而全數用來煉取水銀。如果砂質固然很嫩但此中有紅光閃動的,就用大鐵槽碾成塵粉,然後放入缸內,用淨水浸泡三天三夜,然後搖擺它把上浮的砂石倒入彆的缸裡,這是二朱,把下沉的取出來曬乾成頭朱。
黃丹(紅黃色,詳見《五金》卷)。
凡硃砂上品者,穴土十餘丈乃得之。始見其苗,磊然白石,謂之硃砂床。近床之砂,有如雞子大者。其次砂不入藥,隻為研供畫用與升煉水銀者。其苗不必白石,其深數丈即得。外床或雜青黃石,或間沙土,土中孕滿,則其外沙石多自折裂。此種砂貴州思、印、銅仁⑤等地最繁,而商州、秦州⑥出亦廣也。
⑦玄化:竄改。《淮南子.汜論》:“使鬼神能玄化。”
③光亮、箭鏃(zú)、鏡麵等砂:俱硃砂,當以其服從為名。
黃丹(紅黃色,詳《五金》卷)。
大青(至青色,詳《珠玉》卷)。
⑦朱臨墨而大號彰:與下文“墨得朱而天章煥”,都語意雙關,一方麵說朱、墨等顏料對文明的生長有極粗心義,另一麵又以“朱”代指明朝,以“墨”代指文明,說文明在大明天子手裡獲得極大生長,而大明朝也獲得文明的支撐。
宋先生說:當代的文明遺產之以是能夠傳播千古而不失散,靠的就是白紙黑字的文獻記錄,這類功勞是無與倫比的。火是紅色的,此中卻醞釀著最黑的墨煙;水銀是紅色的,而最紅的銀硃卻由它竄改而來。大天然的熔爐磨鍊竄改萬千,真是不成思議啊!從悠遠的期間五色就已經呈現,有了硃紅色和墨色這兩種首要色彩就能使得嚴峻的號令獲得彰揚;萬捲圖書,瀏覽時用硃紅色的筆在玄色的字加以圈點從而使好文章抖擻了異彩。文房自有筆、墨、紙、硯四寶,在這裡即便是珠玉又能派上甚麼用處呢?至於畫家形貌萬物,有的人利用原色,有的人利用調配出來的色彩,如許一來,各種百般的色彩也就齊備了。顏料的調製,要依托水火的感化,而表示在水、火、木、金、土這五種事物(五行)的相互磨合竄改當中,若不是人間最為奧妙的大天然,誰能做到這統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