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造物:大天然。應支出:天然產生。
【譯文】
③海豐、深州:海豐即今廣東海豐縣。深州疑指海豐之一地,非今河北省之深州也。
我國有兩個池鹽產地,一處是在寧夏,出產的食鹽供遙遠地區食用;另一處是山西解池,出產的食鹽供山西、河南各郡縣食用。解池位於河南安邑、猗氏和臨晉之間,它的四周築有城牆用來防衛庇護鹽池。池水深的處所,水閃現為深綠色。本地製鹽的人,在池旁耕地耕成畦壟,把池內淨水引入畦壟當中。但是要重視防備濁水流入,不然就將形成泥沙淤積鹽脈。
【原文】
【評析】
凡西省階、鳳①等州邑,海井交窮②。其山洞自生鹽,色如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
凡滇、蜀兩省闊彆海濱,舟車艱通,情勢高上,其成脈即儲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鹽井四周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不足,深必十丈以外乃得鹵性①,故造井功費甚難。
④縛雞勝匹:縛一隻雞,比捆匹牛馬還吃力。
【譯文】
蓋井中空閱,則鹵氣遊散,不克結鹽故也。井及泉後,擇美竹長丈者,鑿淨此中節,留底不去②。其喉下安動靜③,吸水入筒,用長縆④係竹沉下,此中水滿。井上懸桔槔、轆轤諸具,製盤駕牛。牛拽盤轉,轆轤絞緶,打水而上。入於釜中煎煉(隻用中釜⑤,不消牢盆),瞬息結鹽,色成至白。
③其喉下安動靜:在最後一節的上部,安裝閥門。
海水鹽
凡煎鹽鍋古謂之“牢盆”,亦有兩種軌製。其盆周闊數丈,徑亦丈許。用鐵者以鐵打成葉片,鐵釘拴合,其底平如盂,其四周高尺二寸,其合縫處一以鹵汁結塞,永無隙漏。其以下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盤。南海有編竹為者,將竹編成闊丈深尺,糊以蜃灰④,附於釜背。火燃釜底,滾沸延及成鹽。亦名鹽盆,然不若鐵葉鑲成之便也。凡煎鹵未即固結,將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鹵沸之時投入此中攪和,鹽即瞬息結成。蓋皂角結鹽,猶石膏之結腐也。
②西戎光亮:西部少數民族食用的光亮鹽。
《《天工開物.上篇》裡,對食品加工有很活潑的記錄,包含了製糖、製鹽、製油、製酒。這幾種當中,鹽又是最根基、最首要的一種。中國菜之以是能立名天下,跟調味料的應用離開不了乾係。我國對鹽的把握很早就開端了,周朝還設有“鹽人”這類官職專門賣力製鹽的事。可見我國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開端用鹽。顛末幾千年的生長,鹽的種類更多、製造技術更加專門,因而宋應星在本篇中細心講解了鹽的種類和製作體例。(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