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成小麥的時候,用手握住麥稈摔打脫粒,和稻子手工脫粒的體例不異。去掉秕麥的體例,北方多用揚場的體例,這是因為風車的利用還冇有提高天下。揚場不能在屋簷下,並且必然要等有風的時候才氣停止。冇有風或者下雨時都不能揚場。
凡水碓,山國之人居河邊者之所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樂為之。引水勝利,即筒車灌田同一軌製也。設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兩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寬者,即並列十臼無憂也。
【譯文】
對小麥而言,它的精華部分是麵。稻穀最精華的部分是舂過多次的稻米,小麥最精煉的部分是幾次羅過多次的小麥麵。
【譯文】
【註釋】
芝麻收割後,在驕陽下曬乾,紮成小把,然後兩手各拿一把相互拍打,芝麻殼就會裂開,芝麻粒也就脫落了,上麵用席子承接。芝麻篩和小的米篩形狀不異,但篩眼比米篩密五倍。芝麻粒從篩眼中落下,葉屑和碎片等雜物浮在篩上拋掉。
凡稻刈獲以後,離稿取粒。束稿於手而擊取者半,聚稿於場而曳牛滾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擊者,受擊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成之時雨多霽少,田稻交濕不成退場者,以木桶就田擊取。晴霽稻乾,則用石板甚便也。
凡稻米既篩以後,入臼而舂,臼亦兩種。八口以上之家掘地藏石臼其上,臼量大者容五鬥,小者半之。橫木交叉碓頭(碓嘴治鐵為之,用醋滓合上),足踏其末而舂之。不及則粗,過分則粉③,精糧今後出焉。晨炊無多者,斷木為手杵,其臼或木或石以受舂也。既舂今後,皮膜成粉,名曰細糠,以供犬豕之豢。荒歉之歲,人亦可食也。細糠隨電扇播揚分去,則膜塵淨儘而粹精見矣。
④播精而擇粹,其道寧終秘也:播:此即簸揚之簸字。簸取其精而擇其粹,此中的事理畢竟是會為人所揭開的。
凡稻去殼用礱②,去膜用舂、用碾。然水碓主舂,則兼併礱功,燥乾之穀入碾亦省礱也。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為之,截木尺許(質多用鬆),斫分解大磨形,兩扇皆鑿縱斜齒,下合植榫穿貫上合,空中受穀。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儘。凡木礱,穀不甚燥者入礱亦不碎,故入貢軍國漕儲千萬,皆出此中也。一土礱,析竹匡圍成圈,實乾淨黃土於內,高低兩麵各嵌竹齒。上合空受穀,其量倍於木礱。穀稍滋濕者入此中即碎斷。土礱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礱必用健夫,土礱即孱婦弱子可勝其任。百姓饔飧皆出此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