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還是女生的!氣煞我也!_《天工開物 附錄 宋應星生平》譯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任袁州府分宜縣學教諭。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撰《野議》,著《畫音歸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四月,寫成《天工開物》,刊出;六月,著作《論氣第八種》;七月,寫作《談天第九種》。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改成福建汀州府推官。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調升亳州知州,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改任滁和道南瑞兵巡道,創作《思憐詩》。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夏,甲申之變,明朝毀滅,清兵入關,他即棄官歸裡,以筆墨著作自娛,遂不複出。

公元1619年,宋應星弟兄和母舅甘吉陰進京會試,但二兄弟仍未落第,但他們覺得第三次能夠勝利。

宋德甫以下五輩傳至宋迪嘉,都是靠運營地盤、養蠶起家的。宋迪嘉之子,宋應星的曾祖宋景(1476—1547),字以賢,號南塘,公元1505年中進士,曆任山東參政,山西左佈政使,南京工部尚書轉兵部尚書,進京師都察院左都禦史(正二品),卒贈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諡莊靖,是明朝中期首要閣臣。他為官廉潔,曾推行“一條鞭法”的鼎新政策。他的家屬被封蔭,今後宋家成為官僚地主家庭。

宋應星著作頗富,其代表作《天工開物》,最早版本為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刻印,是一部總結我國明末之前農業和手產業技術成績的百科全書,分上、中、下3部,原有20卷,隻刊刻18卷,彆離論述了有關我國當代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陶埏、冶鑄、舟車、錘鍛、燔石、膏液、達成、五金、佳兵、舟青、麴櫱、珠玉等物品的質料出產和製造過程,從餬口質推測出產質料,從民用機器到國防兵器,當時有關國計民生的部分,應有儘有,內容博識,筆墨簡練,插圖活潑,彆具一格,可謂我國當代不朽的科技宏著。已以中、日、法、英、德等國筆墨傳遍全天下,占有首要的汗青職位,產生了遍及的國際影響。英譯本稱其為“十七世紀的中國工藝學”,日譯本則稱其為“中國技術的百科全書”。可見其名譽之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