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通、津:通州和天津。
④輪轅:應作輪轘,即車輪之最外一圈。
馬車的車輪叫做轅(俗名叫做“車陀”)。車輪是由軸承、輻條、內緣與輪圈四個部分構成的:大車中間裝軸的圓木(俗名叫車腦)周長約一尺五寸(《詩經.秦風.小戎》朱熹的【註釋】也是如許說的),叫做轂,這是中穿車軸外接輻條的部件。輻條共有三十片,它的內端連接轂,外端連接輪的內緣(輔)。因為它緊頂住輪圈(輞),也是圓形的,是以也叫做內緣。輞(輪圈)外邊就是全部輪的最外周,以是叫做輪轅。大車收車時,普通都把幾個部件拆卸下來停止保藏。要用車時先裝兩軸,然後順次裝車架、車廂。因為軾、衡、軫、軛等部件都是承載在軸上的。
黃河滿篷梢。其船自河入淮,自淮溯汴用之。質用楠木,工價頗優。大小不等,巨者載三千石,小者五百石。下水則首頸之際,橫壓一梁,巨櫓兩枝,兩旁推軋而下。錨、纜、索、帆製與江、漢相仿雲。
【評析】
長江、漢水上所行駛的官府用來運載稅銀的“課船”,船身非常狹長,前後一共有十多個艙,每個艙隻要一個鋪位那麼大。整隻船統共有六把槳和一座小桅帆,在風波當中靠這幾把槳鞭策劃行。如果不趕上順風,僅一日夜順水便可行四百多裡,順水也能行駛一百多裡。明朝的鹽稅中,淮陰和揚州一帶征收的數額很大,也要用這類船來運送稅銀,以是就稱它為“課船”。來往搭客想要趕速率的,常常也租用這類船。課船的航路普通是南從江西省的章水、貢水,西從湖北省的江陵、襄樊等處所解纜,到江蘇省的儀真、瓜洲為止。
福建清流、梢篷船。這兩種船僅飛行於由光芒、崇安兩小河起到福州洪塘為止的一段,再下去的水道就是海了。清流船用於運載貨色和客商,梢篷船則僅可供人坐臥,這是達官朱紫及其家眷所用的,這類船都是用杉木做船底。途中顛末的險灘礁石很多,經常會碰損而引發船底漏水,碰到這類環境就要設法頓時泊岸,搶卸貨色並且堵塞縫隙。這類船不在船的尾部安裝船舵,而是在船的頭部安裝一把叫做“招”的大槳來使船轉動方向。為了確保安然,每次返航都要結合五隻船纔可開行,當顛末激流險灘時,前麵四隻船的人都要登陸用纜索今後拉住第一隻船,以減慢它的速率。船工即便是在酷寒的夏季也不穿鞋子,以便常常渡水。令人不解的是,它的帆船竟然是掛而不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