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還是女生的!氣煞我也!_天工開物 中篇 舟車》譯文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凡車利行高山,古者秦、晉、燕、齊之交,各國戰役必用車,故“千乘”、“萬乘”之號起自戰國。楚、漢血爭而後日辟①。南邊則水戰用舟,陸戰用步、馬。北膺胡虜,交使鐵騎,戰車遂無所用之。但今服馬駕車以運重載,則今騾車即同彼時戰車之義也。

④行人貴賤:有錢和無錢的行人。

【原文】

凡大車飼馬不入肆舍。車上載有柳盤⑧,解索而野食之。乘車人高低皆緣小梯。凡遇橋梁中高邊下者,則十馬當中,擇一最強力者,繫於車後。當其下阪,則九馬疇前緩曳,一馬從後極力抓住,以殺其馳趨之勢,不但是險道也。凡大車路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道亦止。徐、兗、汴梁之交或達三百裡者,無水之國以是濟舟楫為窮也。

彆的,牛車以載芻糧,最盛晉地。路逢隘道,則牛頸係巨鈴,名曰報君知,猶之騾車群馬儘係鈴聲也。又北方獨轅車,人推厥後,驢曳其前,行人不耐騎坐者,則雇覓之。鞠席其上以蔽風日。人必兩旁對坐,不然欹倒。此車北上長安、濟寧,徑達帝京。不載人者,載貨約重四五石而止。其駕牛為轎車者,獨盛中州。兩旁雙輪,中穿一軸,其分寸平如水。橫架短衡,列轎其上,人可安坐,脫駕不欹。其南邊獨輪推車,則一人之力是視。容載兩石,遇坎即止,最遠者止達百裡罷了。其他難以枚述。但生於南邊者不見大車,老於北方者不見钜艦,故粗載之。

⑥不力:不肯用力。

⑧柳盤:柳條編的筐。

②荊、襄:今湖北江陵、襄樊。

騾車的款式有四個輪子的,也有雙輪的,車上麵的承載支架都是從軸那邊連接上去的。四輪的騾車,前兩輪和後兩輪各有一根橫軸,在軸上直立的短柱上麵架著縱梁,這些縱梁又承載著車廂。當停馬脫駕時,車廂平允,就像坐在屋子裡那樣安穩。兩輪的騾車,行車時馬在前頭拉,車廂平允;而停馬脫駕時,則用短木向前抵住空中來支撐,不然車就會向前傾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