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還是女生的!氣煞我也!_論照相之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戈爾基(1868―1936)通譯高爾基,蘇聯無產階層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母親》和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

⒆淮爾特(O.Wilde,1856―1900)通譯王爾德,英國唯美派作家。著有《莎樂美》、《溫德米夫人的扇子》等。

⒅羅丹(A.Rodin,1840―1917)法國雕塑家。作品有《加萊義民》、《巴爾紮克》等。

⒇羅曼羅蘭(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國作家、社會活動家。著有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腳本《愛與死的鬥爭》等。

⑥“萬物皆備於我”語見《孟子・經心》。

⒃《紅樓夢》長篇小說,清朝曹雪芹著。通行本為一百二十回,後四十回普通以為是高鶚續作。

⑨新黨清末普通人對維新派人物的稱呼。

我們中國的最巨大最永久,並且最遍及的藝術也就是男人扮女人。

(22)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浙江安吉人,書畫家、篆刻家。

唯有這一名“藝術家”的藝術,在中國事永久的。

⒂麻姑神話傳說中的仙女。據晉代葛洪《神仙傳》:東漢時神仙“王方平降蔡經家,召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許,手似鳥爪,頂中有髻,衣有文章而非斑斕。”

但現在我們所瞥見的,已冇有卑鄙不幸地跪著的拍照了,不是甚麼會記唸的一群,便是甚麼人放大的半個,都很凜冽地。我情願我之常常將這些當作半張“求己圖”看,乃是我的杞憂。

⑿Th.Lipps李普斯(1851―1941),德國心機學家、哲學家。他在《倫理學的底子題目》第二章《品德上之底子動機與惡》中說:“凡欲使他報酬仆從者,其人即有仆從根性。好為暴君之獨裁者,乃缺品德上之自大者也。凡好傲慢之人,遇較己強者恒變成卑屈。”(據楊昌濟譯文,北京大學出版部出版)

同性大略相愛。寺人隻能使彆人放心,決冇有人愛他,因為他是無性了,――借使我用了這“無”字還不算甚麼語病。但是也便可見固然最難放心,但是最寶貴的是男人扮女人了,因為從兩性看來,都近於同性,男人瞥見“扮女人”,女人瞥見“男人扮”,以是這就永久掛在拍照館的玻璃窗裡,掛在百姓的心中。本國冇有如許的完整的藝術家,以是隻好任憑那些捏錘鑿,調采色,弄墨水的人們放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